对内阁而言,等于是多道环节。
以前他们对外朝奏本票拟过后,直接送到圣上那里,被大略扫视遍,就打包批个照准,因为圣上般没有精力看如此多琐碎奏折。除非内阁所认为特别重要,自然会单独拿出来。
而以后,大概就是票拟过奏本送至司礼监,由秉笔、随堂太监们仔细又较真地检查后用红笔描写遍,小事批回,大事再汇总向圣上奏报。
相较之下,大学士们当然喜欢前者,喜欢个精力不足上司直接管自己,而不是让人数和精力不亚于内阁司礼监太监当监工。
大学士眼里司礼监像是监工,但六部眼里内阁又何尝不像监工?大学士不喜欢司礼监批红之权,但六部同样不喜欢内阁票拟之权。最后结果是,没人能造反。
交游多确实有好处,进京才两日时间,李佑便将事情里里外外解得如此透彻。
又听说天子大约还有半个月路程,要到八月十五之后才回京。天子回京意味着开始亲政,也就是说,慈圣皇太后秉政十年,快结束。
稍有敏感性人都可以知道,未来这半个月将是多刺激……特别是慈圣皇太后动作频频情况下。
大政交接时刻,不是剧烈动荡就是出奇平静,而这次,京师官场普遍认为是前者。
从上月起,慈圣宫下诏在勋戚中广开言路,征询治国策略。并连续十余日召见勋戚,谈论国事,期间没有见过大臣。
话说钱太后这次意欲重立司礼监,自从风声出现,宫中那些身残志坚、努力自学太监立刻成香饽饽,纷纷喜极而泣奔走相告。感到守得云开见月明,身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
上个月二十二日,慈圣皇太后在还内廷举行考试,没有世爵和恩荫勋戚子弟均得以参加,选拔答卷优秀者共计四十三名,直接赐予肄业监生功名和出仕做官资格。
对此文官暂且冷眼旁观,除不痛不痒上几封奏疏外,没有太多动作。对太后意图,他们看得很清楚,目前这些都是造势而已,还没有影响到实际利益。
频频召见勋戚又怎样?朝政依旧把持在文臣中;赐四十三个监生功名又如何?每年国子监肄业监生数百人,也不在乎多上几十个。
此外自从德高望重前首辅张若愚不视事后,文官群龙无首、互相猜忌,遇事很难呼百应、迅速反应。
八月初六,也就是李佑进京第四天,又个消息传遍京城各衙门,宫廷中有个叫司礼监衙门重新开张。对此朝臣早有心理准备,但又像李佑所预料那般无可奈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