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李大人这边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表,却说在如今这春暖花开季节,京城商业重新开始新循环,迎来第个繁荣时期。
在崇文门带,经历年前萧条,外地客商人流再次密集起来,今年首次进京高峰期到。
在崇文门外税关场子里,大批大批货物车队在这里排队过关,各种伙计吆喝声、差役呵斥声、牲口嘶叫声交杂起、不绝于耳,好派商旅兴盛景象。
税关场子边上,搭建起很多略显雅致凉棚,摆放着还算干净桌椅,这地方主要是为那些有点身份客商而设。
毕竟有钱大商家也要讲究几分体面,不可能去过关
现象发生,冲击到正常公文传送。
所以如何发行真理报,朝廷只授权由文宣院自行负责,能发行多少,能赚多少,都看文宣院自己本事。
李院使纵然身为穿越者,时也没有什太好办法能把真理报稳定通畅地发到全国各地。如果说每个驿站专门增加人运送报纸,那天下驿站就要增加两千人,每年开销三万两,将真理报收入都赔进去也不够。
他又屈指算,在京师地区,当前真理报发行数目约摸是两千份,以每份分银子坑人高价算,每期可回收二十两银子。若每个月十五期,那总收入就是三百两。
三百两看着不少,但真理报所属有十个主笔、数十名印工、数十名报人,每月仅这些人工薪资就是二百两。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成本费用,所以三百两仍旧是入不敷出。
别忘,李大人开始可是给诸位大佬们开出千字两高价,算下来每个月只为宰辅九卿支出润笔费就高达百多两。如今真理报已经步入正轨,文宣院办报开支又很拮据,李大人考虑是不是要取消这些润笔费。
他就此问题,在内阁大佬那里试探口风。并不缺钱阁老们不知为何,无例外地拒绝李佑取消润笔费妄想,并毫不客气地训斥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阁老不差这点钱,但就要看李佑好戏,当然这个理由只默契于心,不会宣之以口。大学士们做如此表率,其他人便也不肯放弃润笔费,真理报仍要每个月为此支付出去将近二百两。
综合估算下来,在全国发行局面还没有打开情况下,办真理报每个月成本是五百两,收入却只有三百两,也就是每个月要亏空国库二百两。
这叫李院使筹莫展,只能去户部求爷爷告奶奶,暂时维持住对真理报输血。好在国库还亏得起,但这不是长久之道,李佑可不想人亡政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