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
氏族来,所以
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
姓。
第三,又不知道阿Q
名字是怎
写
。他活着
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
以后,便没有
个人再叫阿Quei
,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⑾
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
次,所以先遇着
这第
个难关。
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
定是阿桂
;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
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
。又倘使他有
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
定是阿贵
;而他又只是
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
。其余音Quei
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
。先前,
也曾问过赵太爷
儿子茂才⑿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
《新青年》提倡洋字⒀,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
。
最后
手段,只有托
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
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
声音相近
人。
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
方法
。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
"洋字",照英国流行
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
还有什
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Q籍贯
。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
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⒁上
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
,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
。
所聊以自慰
,是还有
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
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
胡适之⒂先生
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
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
。
以上可以算是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