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回到修顿球场,经由卢押道和骆克道原路返回酒店。两个老男人都累
。
1
把王先生送返酒店握手道别后,意犹未尽,折回修顿球场坐
阵子,独自重温昔年往事。
在湾仔长大,至今仍喜自称“湾仔人”,把湾仔视为故乡。这里有太多太多
故事让
回味,亲身经历
,耳朵听来
,眼睛读到
,或悲凉或哀伤,或欢欣或荒唐,或关乎背叛,或诉说忠诚,皆离不开球场四周
街道与马路。电车轨从上环蜿蜒而至湾仔,再经铜锣湾而延伸至筲箕湾,可是
记忆电车就只在湾仔回旋打转,
是司机亦是乘客,凉风习习,
忘记
今夕何夕。而在平常日子里,当有朋友从外地来港,
亦喜欢带他们到湾仔走动,让他们坐上
记忆电车,在几条道路之间兜兜转转,分享
所知道所记得所想象所渴望
WanChai。刘克襄、莫言、余华、初安民、陈雪、骆以军、阎连科、黎紫书……皆曾是
记忆电车上
乘客,他们搭得高兴与否,
管不
,但
这司机把方向盘握在手里,用故事权作铃声,叮叮当,叮叮当,满足自在,无论白天或黑夜,同样是无比地畅快。
《龙头凤尾》折射记忆电车
若干窗外风景,或虚或实,或浮或隐,连
都不太容易分辨个中真伪。如楔子所言,刚开始时
想写
是发生于
九六七年
“金盆洗捻”盛宴以及其后
江湖风云,然而写
两三万字,心意改变,推倒重来,把时间移前
三十多年,改由陆南才
乡间遭遇写起,最后竟把故事写成
“前传”,原先
“金盆洗捻”反而变成待续情节,只好留待下
部小说细述重头。这些年来,
经常不无滥情地觉得对湾仔有所“亏欠”,要给湾仔写几个故事,《龙头凤尾》正是
还出来
第
个,之后,若无意外,陆续有来。
小说动笔于二○四年中。廿年前写过两三千字
短篇,坐下
小时即完成
篇,艳情、鬼怪、科幻,刊发在八卦周刊上,赚稿费,过日子,从没认真对待自己
作品。到
五十
岁才开始写长篇,既然为
不再是稿费,总得认真
些,是前所未有地认真,不管每夜多晚上床睡觉,翌晨八点必起床,坐到书桌前,写完
千字再忙其他。有时候只写出几百字,甚至几十字,甚至几个字,但仍坚持每天写,因有
回跟杨照在台北
国家音乐厅吃晚饭时,他提醒
:“必须每天写,停下来
便会永远停下来。”
向来敬佩这位大哥,听他
,果然有效。
中间也并非没有停下来时候。张家瑜忽然生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