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那位德国朋友:这怎可能呢?个德国作家却带着意大利姓氏,而且带着个“冯”贵族头衔在前面!那位朋友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说,可能是笔名吧。为奇上加奇,他还补充说,在德国,男人名字用元音字母结尾也不寻常。女性名字是有,但男性确没有。那部长篇小说就是《女盲人》,她喜欢,但是还没到立刻跑到书店去购买本诺·冯·阿琴波尔迪其他作品程度。
五个月后,丽兹·诺顿已经回到英国,收到那位德国朋友寄来礼物。她下子就猜中是阿琴波尔迪别长篇小说。她读,很喜欢,在学院图书馆寻找这位有意大利姓氏德国作家作品。她找到两部:部是在柏林读过《女盲人》;另外部是《比特丘司》。读完《比特丘司》之后,她真跑出门去。在方格庭院里,天上在下雨,方形天空像机器人苦笑脸,或者像按照们人类模样制造上帝;在公园草坪上,雨丝斜斜地落下,但是这同样也可以意味着雨丝斜斜地通天啊,随后斜线(雨滴)变成圆圈(雨滴),被长着绿草土地吞噬;绿草和土地似乎在说话,不,不是说话,而是争论,它们难懂话语像是晶体化蜘蛛网,或者像是晶体化小小呕吐物,像是几乎听不见吱吱声,好像那天下午丽兹喝不是茶,而是仙人掌汁。
但真实情况是,丽兹仅仅喝杯茶,她感到不知所措,仿佛有声音在耳边重复句话、可怕话,随着她离开学院越远,雨丝打湿她灰色裙子、细腿和漂亮脚踝和不多地方,那句话变得越来越模糊,之所以打湿地方不多,因为丽兹跑向公园之前并没有忘记拿雨伞。
第次让-克劳德、莫里尼、曼努埃尔和丽兹·诺顿四人相见,是在1994年德国不来梅举行当代德国文学国际大会上。此前,让-克劳德和莫里尼在1989年莱比锡举行德国文学研讨会上相识,那时正是德意志m;主共和国处于弥留之际;后来二人再次相会是在同年12月在德国曼海姆举行德国文学研讨会上(那真是次灾难,旅馆糟糕,饮食糟糕,组织工作糟糕)。1990年在瑞士苏黎士举行现代德国文学研讨会上,让-克劳德、莫里尼与曼努埃尔邂逅相识。曼努埃尔再度见到让-克劳德是在20世纪欧洲文学总结会上,是1991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让-克劳德提交论文是《海涅与阿琴波尔迪:趋同之路》;曼努埃尔提交是《恩斯特·荣格尔与阿琴波尔迪:趋异之路》,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