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从他们身旁走过,几乎踩到他们头上但没有发现他们。
第二天夜里,当他们确信田野上没有警卫人员之后才爬起来逃跑。
在印象里,河西走廊是非常干旱,夏天无雨,冬季下雪次数也不多,也下不大。和桑不同意看法,说,你这种印象不准确,河西下雪次数是不太多,但要是下起来也很吓人,就拿1960年冬季那场大雪来说,下近尺深,没齿不忘。
和桑说,那次大雪,她之所以没齿不忘是因为那次大雪前天黄昏,她收到父亲来封信。父亲在信中说,他在兰州听到消息,夹边沟农场右派调到高台县明水乡去,明水情况非常严峻,问她能不能请几天假去夹边沟农场看看景超。父亲在严峻两个字下边还划两横。
和桑很明白父亲那两个字下边划横线意义,那意思是说他不能写得更明白。那个年代,很多话是不能说出来,尤其是给她这样人写信。
其实,她比父亲更清楚景超情况,因为她仅仅是戴顶右派分子帽子,行政降五级,在安西县境内四工农场劳动,改造思想。报社每月还寄给她58元工资。而景超却是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押送酒泉县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已经两年八个月。景超十月初曾寄信给她,说他从夹边沟农场调到高台县明水乡,口粮降到每月14斤。她也回封信给景超,说,们口粮也减少到15斤。她在信中还夹10斤粮票。景超再也没有寄信来。
在接到父亲来信之前,和桑大脑里就没有过请假去看丈夫念头。在四工农场劳动都是刑满就业人员和右派分子,她没听说过谁请假去看望家人,就是父母死,也都不敢请假奔丧。王景超是劳动教养极右分子,她更不敢有这样非分之想。
但是,这天夜里,她躺在土炕上再也无法入睡。父亲信在她心理激起强烈欲望:必须去看望丈夫!景超出生在河北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家乡沦陷,18岁哥哥带着他逃难到大后方四川省。在四川,哥哥又加入商震部队开赴抗日前线,他进家伤病医院当看护员。
后来他离开伤病医院进专为沦陷区儿童开设学校。读完中学。以后几年里,他又靠着打工挣钱读西北大学哲学专业。
毕业时正赶上西安解放,他便参加从老区来阮迪民领导甘肃工作团新闻大队来到兰州,创办甘肃日报。他十三岁离开家乡,始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在甘肃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