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初到台湾不久,曾读到覃子豪《金色面具》,其中行:“活得如此愉悦,如此苦恼,如此奇特”,这行诗句令难以忘怀,成为数十年来自况心情。在新诗选集中它是第首诗。许多诗人最有名诗已成为五十年间人人传诵名句,如纪弦《狼之独步》、周梦蝶《还魂草》、蓉子《灯节》、洛夫《石室之死亡》、余光中《莲联想》等。杨唤《乡愁》最后两行:“站在神经错乱街头/不知道该走向哪里”,竟似语成纤地预言他死于车轮之下。郑愁予《错误》名句:“达达马蹄是美丽错误/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痖弦《如歌行板》由“温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起,至今仍处处以“必要”为言语之机锋开路。负虹《白鸟是初》和《水栈》用最纯净语言写深远情境。选集中最年轻诗人是杨牧,刚刚放弃已让青年人喜爱笔名“叶珊”,走学者路,由研究《诗经》出发,隔着太平洋回头看故乡台湾,写出更为沉稳散文和《海岸七迭》等十本诗集。
尽管长篇小说能更完整更深刻地探讨既定主题,但由于篇幅和人力限制,未能选译长篇小说。们先翻译二十五篇短篇小说,希望主题各异、涵盖面广短篇小说,能从更多角度呈现台湾这个万花筒似时代。初期十年作者,刚刚遭逢家国巨变渡海来台后喘息未定,作品中充满割舍哀痛与乡愁,如林海音《金鲤鱼百榈裙》和《烛》,孟瑶(杨宗珍)《归途)和《归雁),潘人木(潘佛彬)《哀乐小天地》,彭歌《腊台儿)等,藉小人物故事写新旧制度间冲突、对故乡与往事怀念,与毅然接受现实心情,他们那个时代深入骨髓忧患意识与后继者当然不同。稍晚十年,批少年随军来台笔健如剑青年作家,对他们曾捍卫过家国河山有份更为强烈怀念与热情,如朱西宁《破晓时分)和《狼),司马中原《红丝凤)和《山》,段彩华《花雕宴)等,描写大陆乡土故事更有份豪迈、震撼,动人力量。
黄春明《儿子大玩偶》、施叔青《乔布末裔》、林怀民《辞乡)等短篇小说出版于六0年代初期。为小说创作开启另种风格与境界。他们敏锐地观察本省乡里生活在传统与工业化冲突之际所产生急剧变化,塑造出人物常似刚从轮轴飞转机器房里出来。立刻投入传统祭典里,或者回到古城窄巷里,与迂缓岁月擦身而过。这些战后出生青年作家,面冷静客观地批评祖传生活形态,面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