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就是由这片巨大荒漠区分开来。古代大漠以南蒙古高原被称为漠南,以北称为漠北。历史上游牧帝国大多以漠北为中心,以漠南为前线,形成与长城以南中原王朝之间对抗。如果中原王朝军事上占有上风,游牧帝国会撤退到漠北,并俟机(般是在秋冬之际)进入漠南实施袭击。中原王朝即使有足够军事优势,通常也难以组织起对漠北军事远征。历史上也只有汉朝对匈奴、北魏对柔然、明朝对北元、清朝对蒙古等有限几次例外,其困难主要在于这片巨大蒙古戈壁(大漠)。班固《燕然山铭》说:“遂陵高阙,下鸡麓,经碛卤,绝大漠。”所谓“绝大漠”,就是南北横跨大漠,从漠南进入漠北。这种跨越大漠行为,古书上称作“绝漠”。宋代邵缉夸奖岳飞词句说:“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岳飞固然伟大,却实在并没有机会“绝漠横行”。真正实践过“绝漠横行”中原将领是很少很少。然而对于游牧军队来说,“绝漠横行”倒是他们家常便饭。
秦汉之际匈奴帝国崛起时候,匈奴已经常常出现在长城以南,史书上说单于庭大概在今内蒙古中部,也就是在漠南。汉武帝发动旷日持久对匈战争以后,匈奴单于庭迁至漠北,大概就在今鄂尔浑河流域。可是,匈奴是从漠南兴起,还是兴起于漠北然后向漠南发展并吞并漠南诸游牧部落联盟,这依旧是个难以回答问题。西汉和东汉都曾经派遣远征军跨越大漠,在当时这意味着巨大人力和物力耗损,但是在能够承受这种耗损汉朝统治者看来,只有这样远征,才能真正对匈奴施以打击。
从读史角度,“绝漠”真是个令人向往经历。2004年8月中旬,当结束对蒙古中部考察之后,们决定组织个小型“绝漠”活动,当然不是像古人那样骑马、骑骆驼,而是乘坐俄制“普罗冈”中巴越野车,从乌兰巴托出发,向南进入大漠直到中蒙边境。
乌兰巴托以南六十多公里范围内基本上还是草原景象,可是快到乔伊尔时,满眼已是干旱区戈壁景象。从乔伊尔向南,就算进入大漠。地图上标志得很粗公路,行车时却完全看不见,只有戈壁上点车辙。司机只好跟着车辙,傍着铁路和电线杆走。有时候颠簸十分厉害,而且还得常常停下车来找路。傍晚时分,到艾拉格(Ayrag),由此向南,渐渐进入大漠中心地带。接近赛音山达时候,地貌呈现严重沙漠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