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对此研究者般只强调“断匈奴右臂”,就是夺取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最西端是敦煌郡),把匈奴直接控制蒙古高原与羌人控制青藏高原分隔开来。其实,对匈奴来说更致命是,汉朝同时还做到“断匈奴左臂”,就是以今辽东半岛和今河北东北部为基地,进军辽西,对原东胡系统乌桓(以及乌桓背后鲜卑)各部威胁利诱,使他们脱离匈奴帝国控制,甚至反戈击,成为匈奴帝国最危险外敌(东汉中期北匈奴就是在鲜卑打击下覆灭)。“断匈奴右臂”成就敦煌,“断匈奴左臂”则成就朝阳,两者是同时成为汉朝边疆重镇。
随着乌桓和鲜卑从汉朝盟友向汉朝外臣转化,越来越多乌桓人和鲜卑人附塞、款塞(靠近长城甚至进入长城),辽西地区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当东汉后期朝廷多次讨论放弃在河西走廊地区军事和政治存在时,辽西地区仍然是国家财政优先支持边疆大镇之,这里集结军队,是东汉后期最重要三支国防力量之(另外两支是董卓领导凉州军和吕布领导并州军)。这里乌桓人和鲜卑人,与汉朝关系非常复杂,政治上臣属与机会主义自利是同时存在。他们对汉朝政治和文化很熟悉,历经汉朝崩解和魏晋内战同时,他们也经历内部族群与政治重组,并慢慢发展起来,终于在十六国时期大放光芒。从此直到蒙古崛起,以今朝阳市为中心辽西地区始终是个民族和政治体“孵化器”。这当然取决于朝阳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军事地理独特条件。
比起敦煌,今日朝阳文物古迹不是那鲜亮夺目,但仔细研究,它在历史上地位和价值,是丝毫不逊色于敦煌。“西有敦煌,东有朝阳”这个说法,觉得并不算很夸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