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开发销售这些商品渠道上,并加以品牌包装,如美国盖璞公司(“聚在起”)、中国美特斯邦威公司(“不走寻常路”)和德国阿迪达斯公司(“阿迪达斯全力以赴”),同时还开发新零售形式,如美国沃尔玛公司、巴西洛雅美洲公司和法国家乐福公司。要主宰这个全球棉花供应链,这些商人仍然依赖国家权力,但他们对任何个特定国家依赖已大大减少。因此,他们不仅促进制造商和种植者之间竞争,而且还促进国家之间竞争。在今天棉花帝国,商人终于摆脱以前对特定国家依赖。因此,在20世纪至少部分时间里,强大民族国家向其至少些工人提供保护逐渐受到侵蚀。如今,工人越来越受公司支配,这些公司可以很容易地将各种生产转移到全球各地。全球化在棉花帝国中并不是什新鲜事,但资本家利用系列国家,从而不受所有国家约束能力是新。最初国家是促进资本家致富和掌权机构,现在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他们投资。
然而,当今服装巨头和零售商突出地位不应使们忽视正在进行模式;这些棉花资本家继续依赖国家,有时关系很微妙,有时则很赤裸裸。如前所述,在美国,巨额补贴使棉农继续经营:2001年,美国z.府向棉农支付创纪录40亿美元补贴,这成本超过这些棉花市场价值30%。换句话说,这些补贴相当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当年支付给整个非洲款项3倍,而非洲棉花生产成本仅为美国三分之左右。事实上,巴西在2002年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对美国提起诉讼,指控z.府棉花补贴违反其以前贸易承诺。作为和解协议部分,美国z.府现在每年花费1.473亿美元支持巴西棉花经济。欧盟也以类似方式在西班牙和希腊生产自己少部分棉花,补贴相当于世界棉花价格160%到189%。因此,这些得到高度补贴棉花被倾销到世界市场,降低非洲和其他地方竞争更激烈棉花种植者价格。15
在其他方面,各国继续在劳动力动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零售商提供更多棉花,使其能够制成更便宜衣服。在乌兹别克斯坦,z.府强迫儿童帮助收割棉花(据估计,多达200万15岁以下儿童被派到棉田),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CrisisGroup)报告说,这是个“只有在政治压迫情况下才能维持制度”。16因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