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刺杀驷子阳刺客,用名义也是“自己是匠人,不能完工,反正都是死,不如杀驷子阳”。
当然,这刺客是太宰欣与郑公派出,但也足以看出驷子阳执政严苛程度。
他学会当年子产严苛,却没有学会当年子产松弛,郑国经济发达又有乡学组织,很容易激发市民不满。
郑公与太宰欣出面,安抚民众后,对楚缔结盟约,承认楚王合法性地位,保证不准王子定再入郑国。
驷子阳虽被灭族,但其党羽在郑地密谋活动,太宰欣与郑公之间矛盾,因为驷子阳死也开始激化。
天下大利而弭兵才导致自己退出。
三晋也指责楚国才是那个不愿意弭兵国度,并且重申不承认楚王熊疑合法性。
看得出,不管是三晋还是楚国,在明面上至少还是尊重墨家。商丘与牛阑邑战,让晋楚都不准备明着反对墨家,怕把墨家逼到敌对面去,墨家局面已经打开。
否则话,天下弭兵利天下这种道理,要不是墨家技术太骇人超脱时代,各家也都不可能在意,只会当个屁。
同时墨家出面,履行当初与郑人承诺,劝说楚王,释放被俘获四万郑军,同时还释放领军七穆贵族。
七穆驷氏本有大量封地,驷子阳也正是因为自己封地数量可以压制其余七穆才上台执政,而且上台原因还是因为韩武子杀郑公仇恨。
他在战略上倒是没有做错什,如果切顺利,郑国取得楚国领土、依靠魏国缔结对韩合约,倒真有可能雄起。
只是他高估自己实力,也错估民众不满成都,落得个家族被灭下场。
郑公和太宰欣则完全顾不上郑国可能混乱,驷子阳虽死,但是其党羽依旧众多,整个郑国夹在晋楚之间,贵族又多想战队,这时候杀驷子
实际上楚国也根本就想释放这些人,但墨家还是走个形式,郑人无不称赞墨家义举,并对牛阑邑之下避战行为大感得意。
然而郑国太宰欣与郑公却也已经和楚国达成密约,这四万人被释放后,郑国都城发生政变。
郑国执政驷子阳被刺客所杀,四万被释放郑国俘虏高呼“拒绝和楚开战”口号,冲击力驷子阳宅邸,被贵族煽动后,灭驷子阳族。
这件事其实并不只是简单因为对楚开战这件事引发,而是郑国民众对于驷子阳执政政策已经不满。
驷子阳执政太过严苛,颇有那点几十年后秦法意思,诸如制作弓箭工匠如果逾期没有缴纳军赋弓箭,就要受到肉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