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夺之理,也就是后世所谓“把鹅毛而不让鹅叫”,如何能够做到这点,这是很深奥、但是在百年前齐国就已经开始在讨论内容。
等想明白这节,田和浑身冷汗,便又仔细去看那些百余年前东西,想知道到底该怎做。
于是他终于看懂。
“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先王善制其通货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尽也。”
府库想要丰盈,要明白两个道理。
田和早就读过这些东西,对于管仲回答曾经颇为不以为然,觉得这明显不对,怎可能会把夺取变成给予?甚至让民众欣然地愿意去这做?
等到泗上墨家开始发迹之后,田和更加不解。
泗上土地税,之前是十五税,后来变成十二税,那墨家是从哪弄出那多粮食支撑各种活动?
他当时就想到管仲这句话,然后苦苦思索,谋士们也各自猜测,直到不久前他才终于明白墨家东西到底是从来。
确,墨家土地税收到很少。
而其中关键,就是“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也就是说,货币,只是般等价物,真正善于治国人,需要利用这些般等价物,调控市场,使得府库获得君侯想要东西。
是谓:君有山海之财,而民用不足者,皆以其事业交接于上者也。
国君要打仗,手里要有粮,但是国君手里定要有粮吗?定要征严苛土地实物税才能积累粮食准备打仗吗?
管仲给出回答是不需要,需要绕个圈,利用好“民之通货”,想要粮食未必非要征收严苛实物土地税,而是利用君主“山海之财”,获得货币,而民众缺乏货币,自然会大量地出售粮食以换取货币。
那又该如何控制货币价格呢?既然认为“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
但是,墨家卖铁、卖盐。
墨家没有逼着民众买铁、也没有比这民众买盐,民众觉得用粮食换铁器、换盐天经地义,总不能说不给粮食就得到铁器。
墨家铁是专营,或者说是放开市场竞争,但是墨家冶铁手段远胜于时代已有块炼铁技术,没有个商人有能力和财力与庞大数万人、拥有整个泗上墨家抗衡和对抗:要合作,要破产。
于是泗上看上去十五税,实则每年民众为支付各种日益发展手工业品付出极多粮食。
按照田和理解,这正是“不见夺之理”,墨家没有开重税,也没有逼着民众去买那些手工业品,却导致大量财富和粮食集中到墨家手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