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还是讲信誉,这点赵侯是相信,尤其是这事告于天下之后更是如此。至于有机会话赵侯搞不搞墨家,那是另回事。可就现在看来,赵国怕是要做好倾全赵之力才能彻底平定云中等地,而且得到民众都是群“平等同义兼爱”灌输过,是个赔本买卖。
如此情况下,只有南下东进两条路可选。
南下话,就要继续交好中山,削弱魏国,自己做三晋同盟老大,然后在缓缓图中山。
优势是秦国趁着隐阳之战余波,肯定要打西河,魏国中原地区野战军团覆灭,赵国只要配合秦国,就能得到极大利益。
东进话,就要立刻和魏韩结好,重新结盟,三晋停止内战,先把晋国剩下土地分三家皆大欢喜、搞掉今后废为庶民,然后在三晋和平前提下搞中山。
秦国,还没有那样能耐。
如果攻取邺地,将来为防秦防墨防楚,少不得三晋同盟要重新组成,但到时候三晋同盟就是以赵为尊,那和现在就大不样。
这边赵秦密谈时候,魏国也派人去赵国,献之以中山国城寨山川之图,并且表示会取消公子挚中山君封号,这明显是怂恿赵国去谋中山,向东至燕、齐。
魏国使者乃能言善辩之士,以口舌之利谈及天下局势,只说秦有东进之心、墨家有翻天之意、楚国有问鼎之势,如今之计,三晋不能够再继续打下去,应该同心协力。
赵侯心里还有个疙瘩,便问当年魏国想要分赵时候,怎没说什三晋心话?
优势是这搞话,暂时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同时搞定中山国这个心腹大患,打开太行山向东路。
劣势嘛,就是秦真要打西河话,赵国还得派兵去支援下
那使者面不改色道此时彼时,那时魏强,称雄天下,是以可以这做;但此时魏弱,赵也没有称雄天下能力,不如合作。将来之事,谁也说不准,不如交由后来。
赵侯思索之后,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立刻拒绝。
中山向东、邺地向南,这是赵国现在唯二能选两个战略方向。
高柳、云中等地,新建城邑,多是些奴隶迁徙过去,墨家在那边搞有声有色,赵侯很清楚,攻打那里得不偿失,甚至于能不能打下来都是个问题。
好在当年迁徙云中等地时候,墨家屈将子和孟胜等人与赵侯盟誓,只说此举是为抵御夷狄野蛮侵害中原,此为第大义:就算各国贵族混蛋,但是混蛋程度还是比不上草原那些抢掠民族害天下程度,所以你不搞,们便可以不搞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