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回答句,双方默契地举起火枪,明知道根本不可能击中对方
加之炮兵差距,齐国主将放弃临河对战想法,而是在河对岸大约三百步地方筑垒,作为主要防御阵地。
如此来,齐国铜炮可以轰击渡河墨家前锋,同时己方也可以施展有限骑兵进行反击。
河水不算太深,此时又是秋冬季节,枯水之时,平均也就是到腰间或者胸口。
这样会让墨家渡河时候可能湿掉火药,所以墨家很可能会选择架桥渡河,而不是直接涉水。
架桥渡河话,就需要派出小股兵力先抢占河对岸,在对岸筑垒防御,掩护后面人架桥,这样齐军便可以在人数劣势和骑兵劣势情况下,利用地形进行有效反击。
第二天清晨,天才刚亮,几名墨家斥候来到齐军筑垒地方观察地形。
对岸齐军大声叫骂,也没有派人出去追击,而是隔着那条小河朝着斥候开枪。
距离很远,根本打不中,斥候们作为回敬,也象征性地开两枪。
齐军人数较少,选择防守营地在河对岸大约三百步地方。
这是个聪明选择,因为这条小河不过八十多步宽,如果隔着河对射,墨家炮兵优势和火枪数量压制会让齐军损失极大。
这里贯通南北,又是处必争之地,齐国这部分偏师准备在这里抵挡两天时间。
齐军在这里指挥主将已经决定舍生取义,以身许君,他也没想着要撤退,而是决定以死相报。
墨家斥候沿着河转阵,对面齐人贵族大喊道:“别找,这里是最容易渡河地方。再往北那里是片芦苇地,行进很难。”
墨家斥候笑笑,指着之前曾有木桥如今被拆除地方问道:“是这吗?你们等着吧,下午们便可以渡河击溃你们。”
“那就来啊。”
齐军军制是脱胎于齐墨战争后改革,以长矛手加火枪手冷热混编为主。
燧石枪板簧制作起来不难,但是如果不经过上千次试验,很难找到用铅或者锡来退火淬方式保持板簧弹性,虽说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可齐国并不能做到。
秦国那种燧石枪很沉重,击发装置很沉,走是将燧石枪做重弩方式,仅仅改进火绳枪不能距离太近缺点,却并没有办法装上刺刀,因为太沉。
墨家这边几支精锐主力师都已经换装燧石枪,放弃些远射和重弹优势,可以配装简单矛头做短矛用。
取消长矛手,由花队变为纯队,使得齐国在同等人数上对射火力会远远不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