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还是不信,曾参还是坚持。有若没办法,他没亲眼见到孔子讲授,只好暂时承认。
后来,曾参和师兄言偃聊天,说起他和有若这场争论。言偃听完又吃惊:“原来有若想法和孔子这像!”
言偃比曾参大几岁,伺候孔子时间长,见闻也更多,他详细解释孔子那两句话来历:“当年孔子路过宋国,听说桓魋给自己做豪华玉石棺材,三年还没做成,所以孔子说:‘与其这奢
性,埋下“吃人礼教”伏笔,则是因为曾参愚蠢,主要代表是《礼记》。所以,要说塑造儒家功劳,除孔子这个开山始祖,就是曾参这个记录、转述人。
曾参还原和曲解孔子
曾参最有价值工作,是编辑《论语》,保存个真实孔子,而不是子贡创造那个具有超自然能力孔子。
曾参为什能做到这点?就因为他老实。孔子弟子们都知道,活着孔子是个人,有学问有道德人,但不是圣人或神仙,他们保存下来那些孔子言行没有任何神异之处。曾参也不例外,而且他父亲更早就追随孔子,他知道孔子言行更多。
所以曾参晚年和弟子们整理、编写《论语》时候,没有收入任何关于孔子神异能力离奇故事,《论语》专门写:孔子不喜欢谈论“怪、力、乱、神”。关于孔子说过什,记录下来比较容易,没说过什,就不那容易总结,这叫“说有容易说无难”。《论语》这条非常重要,应该是曾参对子贡神化孔子行为很不满,觉得完全背离孔子在世时教诲,才特意写下,此举可谓功德无量。
甚至关于孔子早年母亲死停丧不葬,到处打听孔纥坟在哪里事件,也是被《礼记》记载下来。这是关于孔子早年私生子身份直接证据。如果编写《论语》《礼记》人是子贡而不是曾参,就不会记录下个这真实孔子。这是历史幸运。
但和《论语》相比,《礼记》负面作用就比较大,曾参愚蠢在《礼记》里反映得很充分。关于曾参怎曲解孔子言行,先讲个事例,这是曾参自己口授,载入《礼记》: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要收集他言论和学说,经常在起讨论。次,有若和曾参聊起这个话题。曾参说:“听孔子说过:辞职服丧人,就应该穷起来;死下葬人,就该早点烂掉。”
有若听大惊:“这可不像君子说话啊!”他觉得太刻薄,不近人情。
曾参说:“真,这是从孔子那儿听来原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