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奉上额外红包。可以向客人们做出这样承诺: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都会直陪在他们身边”。
高昂代价
们也许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实力提升对于享有特权女性来讲,确是个突破。但是纵观历史,们也不能忘记,这些女性过上舒适生活,通常离不开其他女性付出代价。
19世纪,工业化进程减轻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家务负担,把她们从制造食品和纺织这些磨人活计里解放出来。而随着“共和母亲”这个概念(它认为,女性义务在于养育出德行良好子女,并且对丈夫保持道德忠诚)盛行,又掀起场家庭生活热潮,这使得那些生活富足女性们都困守家中。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最重要道德责任与爱国责任,不是参与社会建设,而是保持家庭生活稳定。[39]这样来,富裕女性不仅很少为她们那些贫穷同伴分担忧愁,相反,直以来,她们还表达出对于贫穷者责备之情,也许在她们看来,贫穷女性们既没有在家里操持家务,也没守护好家庭神圣地位。
与此同时,新兴女性工作者群体,她们把中产阶级家庭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以便这些房子女主人们腾出时间来更好地养育优秀子女,并给予她们丈夫精神上支持。历史学家斯黛芬妮·库茨(StephanieCoontz)指出,如果没有拖着干净水桶,帮她们擦洗房子女仆人,如果没有工厂女工生产家庭必需物,“中产阶级主妇们恐怕就不会有那多时间‘在精神上扶持’她们家庭,也不会有空和她们丈夫和孩子交流感情”[40]。
20世纪中期也出现类似情形。战争结束,扩大中产阶级白人群体力量,这意味着,经济拮据工作人数正在逐渐减少,并且其中大多是有色人种。打扫房子、清洁灶台,这确是家庭妇女完美典范,但是实际上,成天在为她们擦洗灶台,通常是那些非常贫穷女性、移民者以及非裔,这些群体由于没有经济地位,只能干这样工作。她们既不能清扫自己房子,也不能给她们自己家庭提供“精神支持”。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到来,确解放许多中产阶级白人女性,让她们不再囿于家庭牢笼。当然,那些贫穷有色人种女性,她们仍然做着收入低微工作——比如保姆和女佣——而且她们负担比之前还要重,这些女性若想要与她们丈夫享有同等家庭地位,那可就是难上加难。
如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