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无害道:“皇太妃越说越匪夷所思,这
大
事情朝中必有耳闻,可桓帝在位时,从未表现出对崔家另眼相看
意思,甚至接二连三地压制……”
“先抑后扬道理你不懂吗?桓帝必须先压制崔家,等他改立皇后与太子
时候,崔家才会感激涕零,甘心为桓帝所用。”
殷无害苦笑着摇头,与其他大臣互视,脸上神情分明在说:
派胡言,无需辩驳。
兵马大都督韩星直捧着太祖宝剑,上前
步说:“如此说来,连崔家也不知道桓帝
想法
?”
崔家当然不知道,否则话早就利用传言为自家造势。
帝人。”
这个人当然是思帝,皇太妃对他感情似乎比王美人对儿子
喜爱更甚。
宰相殷无害咳声,他必须说点什
,否则
话会显得失职,“思帝乃是桓帝嫡长子,继位只在早晚之间,太后又何必……做出那样
事?”
“因为桓帝改主意,他刚登基
时候
心想要铲除外戚崔氏,可是经过
段时间
执政之后——”皇太妃
目光终于从皇帝脸上离开,冷冷地看向殷无害,“桓帝发现大臣才是最顽固
敌人,你们自成体系,互相荐举、彼此庇护,表面上忠君,暗地里却将皇帝架空。”
群臣尴尬不已,殷无害反而最为镇定,摇头道:“皇太妃此言差矣,桓帝乃是代明君,纵然与大臣们有些争议,也总能达成
致……”
皇太妃垂下目光,再抬起时看向太后,“真相因为真,所以无人相信。你还是那
聪明,
终归斗不过你,可是有人能。你可以
次次废帝、立帝,可你心中
恐惧无法解除,因为皇帝稍微长大
点,总会生出野心,令你寝食难安。”
宫变失败,皇太妃脸上却露出胜利
喜悦,“思帝对桓帝之死有所猜疑,他要调查真相,找你理论,你们
皇太妃大笑,再次盯着皇帝,“‘明君’——记住,陛下,你若是还能继续当皇帝,以后也会被称为‘明君’,这就是大臣用来架空你
手段,什
是‘明君’?只有符合大臣要求
皇帝才是‘明君’。”
殷无害摇头不语,用连串
叹息表明自己
态度。
韩孺子道:“你说桓帝改变主意是什意思?他不想当明君
?”
“他要当明君,但不是大臣心目中明君,所以桓帝决定铤而走险,先利用外戚压制大臣,再调头收拾外戚,为此,他做出决定,要废除皇后与太子,封崔贵妃为后,立东海王为太子。”
旁边暖阁里响起
声诧异
尖叫,那是东海王,他没有跑出来,也没人理睬这声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