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不得不派李鸿章接替曾国藩职务。李鸿章奉命接手“天津教案”之后,专门拜会曾国藩。看到曾国藩长吁短叹,心理负担很重,不由劝慰番。曾国藩问李鸿章:“你准备如何与洋人交涉?”李鸿章说:“与洋人打交道,首先要同其打‘痞子腔’。”曾国藩怒道:“‘痞子腔’怎打法,你倒打给看看。”李鸿章笑:“只是随便说说。”
李鸿章到达天津后,还真将“痞子腔”派上用场。与曾国藩“以诚相待”不样,李鸿章“痞子腔”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说话不算话”,就是偷梁换柱、暗渡陈仓。这是典型弱国外交手段,正面交战不敌,只好虚与委蛇,以谎言对谎言,以欺骗对欺骗,以乔装好客对虚伪友谊。当然,这样手段对于李鸿章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洋人势力太强大,李鸿章没有其他办法,只好“捣糨糊”,能“蒙”则“蒙”,能“糊”则“糊”,在不明时局情形下,只好以“打太极拳”应付。李鸿章毕竟是草根出生,这套对他来说并不陌生,李鸿章方面与洋人讨价还价,另方面,暗地里与俄国进行沟通,因俄国只要求经济赔偿,并不要求人抵命,李鸿章便趁机在原先判决上进行改动,将原来20名死刑改为16名死刑、4名缓刑。虽然改变并不大,但毕竟多保几个中国人性命,算是有效缓解尖锐矛盾,也缓和朝廷面子。不仅如此,李鸿章还让丁日昌从监狱里找来16个死刑犯,顶替这16个,蒙混过关,斩杀事。将流犯*员,段时间风波平息之后,又招回原地。李鸿章“痞子腔”赢得国人叫好,“天津教案”所引起风波,终于在李鸿章手上平息下来。而处理“天津教案”事欠妥,对曾国藩影响是巨大,曾国藩伤心地说自己是“内疚神明,外惭清议”,变得心情抑郁、衰颓日甚,终于在年后郁郁而终。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处理洋务时不同方法,与他们学养和性格有关。当然,如果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说,在曾国藩和李鸿章身上,还体现着中国文化所隐藏着很多内在特质。中国文化不是完全儒文化,它实际上是儒释道体化,“温良恭俭让”只是表面价值观,在暗地里,阴谋与心计无孔不入;当功名利禄受挫之后,往往又会洁身自好,甚至产生空感受,偏向于出世——这就是道家和佛家教义。
曾国藩是个读书人,他身上携带宽厚、智慧、诚实人格特征,是“仁”集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