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结束。
数天之后,光绪皇帝旨意却让康有为很是失望。光绪在军机处上报考虑给康有为六品官职上批复,康有为被任命为在总理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这是个六品官。而康有为三年前就是个六品官。
康有为怎也想不明白光绪是怎想。
感到气馁还有梁启超。康有为没有升官,预示着梁启超更没希望。半个月之后,光绪帝也召见梁启超。召见后结果,同样也是给梁启超个六品官: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启超气之下离开京城,懒得去参与这样新政。
就这样,在维新变法中,出现种匪夷所思现象:在变法100天中,作为变法推动者光绪皇帝,和变法骨干康有为、梁启超等,竟然只见过次面。而谭嗣同等,都没有见过光绪。真搞不清光绪到底在打什算盘,也许,凭光绪直觉,他觉得康有为是个难当大任之人?或许,光绪根本就没有考虑该怎样去扭转乾坤,以为切事易如反掌?于是,100天变法中,就形成这样种局面,所有主意都由光绪皇帝做主,而光绪皇帝明显表现出经验不足。在光绪身边,几乎没有人替他出谋划策,也没有分担他压力和痛苦。而光绪皇帝又是个有着明显性格缺陷人,时而独断专行,时而当断不断,弄得下面无所适从。种幼稚政治谋略和手腕,不仅推进不变法和维新,同时,也激化矛盾,引起朝廷大臣普遍不满。
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后不久,慈禧有天召见李鸿章,慈禧是在替光绪担心,毕竟,最熟悉光绪,就是慈禧。闲谈之际,慈禧问李鸿章那个叫康有为人到底怎样,李鸿章将康有为描绘成个幼稚而浮躁书生:“这个人是个书生,也如市井中喜欢争强好胜打官司人。”慈禧继续着她不解:“那,洋人为什支持他们呢?”李鸿章没好气地说:“那是洋人们不解中国国情,把中国知识分子都当成他们知识分子。等洋人们都解中国文人们都是些什角色之后,别说支持,就是躲避,怕也来不及。”李鸿章这番话是有潜台词,也是有体会。李鸿章是太熟悉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熟悉他们思维方式和能力,如果说中国女人之足是被裹脚布紧紧缠裹住话,那,中国旧知识分子灵魂就是被散发着酸腐气息八股文化所紧紧缠裹住。中国旧知识分子直习惯于作茧自缚,缺乏创新求变精神,千百年来,他们只会啃那几个干骨头,只会清谈,只会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