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满族人是征服者,相对于庞大被统治汉族,这个民族直势单力薄。尽管满人入关掌握政权之后,汉族男人留起辫子,向异族皇帝高呼万寿无疆,也尽管满族几乎毫不走样地尊奉汉文化切传统。但历代满族统治者都在骨子里对于汉人有着深深警惕,他们知道,在汉族人骨血中,那种被他人统治感觉300年间不曾有刻消失。这种广袤不安全感,使得深居高位统治者第考虑就是,如何在人数众多汉族中用尽切办法维持自己政权。深层次恐慌决定清国在整个制度上保守性和专制性——最高统治者高居个松散、却存在着等级和名分社会秩序之巅,以儒家富有教导意义道德行为准则来维系自己统治。在这个秩序里,经典教义是至高无上,庞大家族制支配着个人,恪守职责信条高于享受权利信条,文官控制着军事,商人为其所用;道德行为准则凌驾于人情欲、物质利益和法律条文之上。朝廷还必须借助依靠和笼络汉人中杰出人物,远离社会快速进化。清国就是在这样情形和隐秘中,延续很多年,每届统治者在这样位置上,都多疑,也多虑,尤其是对于手下能臣,必定方面要倚仗他们,另外方面,又得无时无刻地提防他们,控制他们。慈禧当然也是如此。这样恩威并施、处心积虑,也就决定慈禧在很多事情上不敢大意,决定她在很多事情上神经过敏。
在晚清诸多汉臣当中,李鸿章无疑是当中出类拔萃者。李鸿章人情练达、讲究实际、足智多谋,使得慈禧与李鸿章之间比较有共同语言。就慈禧本身来说,她是很想有所作为。早在刚刚垂帘听政时,慈禧就以后期爱新觉罗家族男儿少有胆识,领导当时“自强运动”。轰轰烈烈“自强运动”不仅仅使清国财政和国力有所增强,而且增加慈禧威信,也稳固她统治。从1862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同治中兴”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大清在慈禧与恭亲王领导之下,似乎终于走上正确道路,整个国家在渐渐开放中嗅到海洋咸涩气息……在朝廷号召下,李鸿章无疑起到骨干作用,是“自强”运动马前卒。正是在慈禧掌权初级阶段,李鸿章因为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慈禧接近,赢得这个女人好感。这也决定慈禧与李鸿章在今后岁月里建立信任和不解之缘。
慈禧与李鸿章是存在着很多相同点:他们都属羊,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