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西七国联合向清廷提出抗议,并且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带示威,放言将天津化为焦土。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惊慌失措,面自行请罪,面奏请朝廷速派通晓洋务大臣到天津扭转局面。
曾国藩是在处理过程中才发现艰难。踏上海河之滨,曾国藩觉得天津所有目光,并且,不完全是天津,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曾国藩感到如芒在背。因为有扬州处理教案经验,曾国藩想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下车伊始,曾国藩立即颁布自己亲拟《谕天津士民》告示。告诫天津士民要将好义刚强之气引入正道,对教堂传闻要查访确实,不可以忿报忿,以乱招乱。十载讲和,得来不易;朝激变,荼毒百姓。对于中国人来说,更重要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7月17日,法国公使罗淑亚抵达天津,曾国藩在与罗淑亚进行首轮谈判之后,先向法国人表示自己“诚意”:将扣犯武兰珍和犯罪教民王三立即释放,将天津道员周家勋、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三人革职。随后,曾国藩悄然使招“暗渡陈仓”之计,批准张光藻和刘杰暂时请假离津(往顺德、往密云)。曾国藩是想先表示种姿态,缓解下对方愤怒,然后把事情对付过去。很快,曾国藩发现自己想法太简单。法国人似乎铁心要将事情闹大,他们对于这处理明显地表示不满意。
英国使团船只到达天津
7月19日,法国舰队抵达大沽口。大军压境之下,法国谈判者胆子似乎更壮。罗淑亚强烈要求将天津知府张光藻、天津知县刘杰、直隶提督陈国瑞处死。罗淑亚提及陈国瑞,颇让曾国藩感到意外。原来罗淑亚认为,正是由于陈国瑞直接煽动,才有如此严重后果。这个陈国瑞就是当年僧格林沁部下,在剿捻时,度在曾国藩手下,并且,还因为跟刘铭传冲突之事受到曾国藩多次警告。教案爆发那天,陈国瑞从浙江调往直隶,正好路过天津,遇见百姓在,bao打洋人,陈国瑞时痛快,也忘自己身份,在旁大叫:“杀得好!”也加入队伍当中,并且担当指挥者。于是,法国领事馆便将陈国瑞也列入名单,认为作为个地方官,如此煽动闹事,也该处置。对于罗淑亚蛮横要求,曾国藩当然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曾国藩只同意将张光藻和刘杰押送到刑部治罪,至于陈国瑞,纯属是看热闹,定什罪!在曾国藩看来,中国*员只能由朝廷治罪,这是个原则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