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说家里人都好,请她有空去西村坪玩,然后代问静秋家里人好,云云。
静秋看出信是老三笔迹,不由得在心里笑骂他:真会装神弄鬼,连
妈妈都敢骗。
她见他没事,就把缝在棉衣里
那封信拿出来烧掉
,免得放那里鼓鼓囊囊
,妈妈
眼就可以看出来那里藏
东西。不过她把老三
第
封信留下
,因为那封里面没有说“
们”怎
怎
样。
离毕业日子越来越近
,静秋
心情也越来越矛盾。她盼望日子过快点,她就可以快点见到老三。但她又害怕毕业,因为毕业
她就要下乡
。下乡之后,她
户口就迁到农村去
,她就不是K市人
,也就不能打零工
。到时候,她跟她哥哥两人都欠队里口粮钱,难道叫她十二三岁
妹妹去打零工?
那时K市知青已经不再是下到某个生产队
,而是按家长单位下到集体知青点去。K市文教系统
知青点在Y县
个老山里面,人们在那里办
个林场,是个很苦
地方,根本不指望有收入,知青下到那里只是为
在广阔天地里炼
颗红心,都是父母帮他们出口粮钱。说实话,父母也不在乎自己
子女在林场能不能赚到钱,只求他们平平安安在林场熬几年,然后招工回城就行
。
文教系统每年都是七月份送新知青下乡,但半年前就开始对即将下乡知青进行上山下乡
教育。天天都听说“
颗红心,两种准备”,但静秋
直搞不懂到底是哪两种准备,好像就
种:下乡。教育局组织
几次大会,请已经下乡
、特别是在农村扎
根
知青给那些即将下乡
人作报告,讲他们是怎
跟当地贫下中农打成
片
。有些榜样和典型都已经跟当地农民结婚
,说要“扎根农村干g,m”。
静秋听他们讲他们光荣事迹,不知道他们究竟爱不爱他们
农民丈夫或媳妇。但有
点她知道,
旦跟当地农民结婚
,你就不要想招回城里来
。
魏玲比静秋大几岁,那时已经下乡。魏玲回来休息
时候,总是对静秋讲农村多
苦,说干活累得恨不得倒地死去,生活很无聊,只盼望着哪天招工回城就熬出头
。魏玲还唱那些知青
歌给她听:“做
半天工,裤腰带往下松,人家
白米饭煮得个香喷喷,回到
屋里还是
片漆黑,哎呀
大哥呀……”
静秋跟魏玲妹妹魏红
个年级,两个人约好
,下乡之后她们俩就住
个屋,两个人还
起准备下乡
用品。魏红家经济条件比较好
些,她爸爸妈妈都是K市八中
老师,双职工,养活三个小孩还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