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片刻,知焰问
第三句话:“何为修行?”这
次就是简简单单
句问话,没有带任何神念自问自答,让众人自己去想吧。
这番话是说给在座所有人听,尤其是梅氏五兄弟与提溜转,因为他们尚未修行大成,而且梅振衣平时忙
事太多,也难免疏于管束。梅六发
资质和悟性很好,但是心性有问题,这
点梅振衣尤其是梅毅没有及时去调教,也有各自
责任。
梅六发有些方面很像梅振衣,假如梅振衣没有遇到孙思邈这样位修行上师,弄不好也是与梅六发差不多
人,无非是更加
在于不要让这样事情发生,事后之惩是维护这个目
手段,而这个目
必须要维护才能达到。这才是世间各派修士愿立此戒
原因,也是梅振衣倡导此戒
原意。
假如违戒之人并非六发,而是张侥,死者为梅氏家人,张侥是否当诛?假如非六发亦非张侥,是否当诛?当初立戒是梅振衣倡导,既然已立,就并非是梅振衣
人之事,而是世间修行各派约定共守。它不是特意为梅氏传人立,也不是特意为张氏传人立,而是世间修士共立,不因犯戒者是何人而有所变。
梅六发违戒情由恶劣,实无可赦之处,更不能因为他是梅氏家人就可恕。
知焰停顿片刻,在神念发出之后,又问
句话:“何为乱法?”
仍然是四个字,也伴随着神念发出,这回却是从世间法度谈起——
有法令在,是否能称法制?不能,那要看两点,是法度有没有威严约束之力,二是也要看约束
是谁?至于第
点,那要考究法令该不该立,若不该则不立或修之。
至于第二点,世间乱法之事往往都是从此开始。如果世间有共守之法,这很好,但是法度败坏之源常在于掌法者不守,法只为他人而定,自己却利用各种方式逍遥法外。掌法者使手段脱于法外,这就是乱法!
世间乱法之事常有,但修士却不应有乱戒之心,否则就谈不上修行。正如积海真人所说,修行戒律只论实事行止,不论公堂诡辩之高下。所以修行之戒首先是给修行人自己立,共守之戒,也是推己而及人。
你不承认这点也可以,但你就不要再修行,修也修不成,将来就算在世间有其它
成就,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乱法之人。
梅六发也曾受戒,他很清楚自己行为可能后果,但却这
做
,只能说明两点。
是他心中还未受到真正
劝警无所敬畏,二是他可能认为自家大少爷梅振衣情面大手段多,此戒又是梅振衣所倡立好圆转,不自觉有侥幸脱罪之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