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都二十几年老搭档
,说话态度完全不需要客气。
老肖说:“也想讲呢,
早上八点多来,小乔就已经把框架列出来,分析思路也列
个1、2、3……”
顿顿,他说,“小乔根本不用手把手
教,
觉得
们可以用带博士生
方法带小乔,她思维很敏捷,
们用自己固定
方法反而会拘束
小乔
思路。”
确实,‘手把手’‘步
步’
教学,也仅仅存在于高中和高中以前
阶段。
八月十号大早,乔依之出现在
实验室。
现在各项结果都得出来,不仅仅是乔依之,就连两位老师都如释重负。
肖孟昌教授进来时甚至哼起小曲儿。
乔依之在他来之前已经开始工作。
她按照自己上辈子写医学专业论文思路开始写工科论文,先构造出大概
论文框架,然后把已有
结果贴上去。
出来后,陈礼教授只需要参与修改就好。
乔依之能看出来两位教授根本没有商量过分工细则问题,但两人合作这
多年
默契让他们已经不需要商量,就可以知道对方下
阶段要做什
。
这份默契还体现在两人上次看到乔依之写粗略实验过程,
致性
认为是周良策抢学生。
乔依之答应肖教授:“嗯,但是
后天得去
同学家里玩几天,
努力不耽误论文进度。”
陈礼听到这话抬头看她
眼,想要给乔依之说这不是她耽不耽误论文进度
问题,其实老肖
个人就可以承担论文初稿
书写。
这仅仅只是‘ctrl+c’和‘ctrl+v’过程,因为乔依之心里有完整
思路,框架很快就构建好。
乔依之知道今儿重心是写结果分析,她专门把结果都打印下来,先按照自己
思路分析。
陈礼早上开个简短
视频会议,十点多来实验室
时候,见乔依之这边分析
手稿都写
页多
。
而肖孟昌那边也在奋笔疾书,完全看不出来肖孟昌指导小乔
样子。
他悄悄把老肖叫出去:“你怎没给小乔讲?”
这次之所以点名让乔依之来,主要还是想给她讲讲写论文技巧。
但肖孟昌拍拍陈礼
肩膀,答应道:“好啊,小乔原本两个月
暑假只剩下二十天左右
,该去玩就得玩,这个年纪就该劳逸结合。”
这话不仅是说给乔依之听,更是说给老陈听
。
陈礼听进去,点点头,说:“也对,小乔能跟
们在实验室窝四十来天已经不容易,小孩子该休息时还是得休息够,不然影响大脑发育。”
乔依之:“……谢谢老师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