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因为名气。
是,名气,不管是因为他写出算学书还是因为系列话本,顾青云都在朝中和民间拥有定名气,虽说称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不是无名小卒。他写出来奏章,即使不是字字珠玑、惊天动地,他上官看到后也会分出点耐心来看,不会随手搁置在边,丢到垃圾桶,不见天日。
也就是说,顾青云写出来东西,已经有让人重视资格。
而这才是他直追求。无论是努力写算学书,还是为挣钱写出话本,归根结底,顾青云最想要还是名气,也
夏朝初建时,面对云南土司隐隐自立威胁,参照前朝后期有识之士提出“改土归流”之法,朝廷做大量工作,经过几十年努力,最终成功把土司制改为流官制。
现在云南*员大部分都是朝廷派去,少数任职当地人也几乎是对朝廷没有敌意土司,所以如今云南没有几十年前那危险,反而容易出成绩。
只是即使因为战乱、逃荒,有中原地区汉族百姓迁移到云南去居住,还带去其他地方先进生产技术,如今云南仍然比不上其他省,每年交赋税不是在倒数第就是倒数第二。
顾青云看过资料,还做过相关统计,自然知道这个情况。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家藏书楼借阅许多资料,再结合他后世学到知识,他专门就云南发展问题及策略写个奏章,因为是公事,就写题本,还盖上印章。
*员本来就有给皇帝上书陈事权力,只是有时候自己奏章不定能到达皇帝面前。因为在给皇帝看前,内阁大学士就已经票拟过,而皇帝天要看奏章非常多,有些时候不定能看到你写。
顾青云自认为自己写奏章还是具有定可行性,于是在写完后就先给阮郎中看,再由阮郎中呈给户部左侍郎,最终到达户部尚书手里。
如果封尚书觉得好话,由他递给皇帝,更能引起皇帝重视。再加上顾青云本人是户部*员,这种公事总要自己部门内部同意才好上呈,而里面写策论如果能实行话,还要户部人配合。
至于其中功劳被分薄之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应该。
相反,如果是告状之类奏章,顾青云肯定不会通过公开途径上呈,直接递到通政司那里才是最好办法。
当然,顾青云现在这做是有定风险,万有上官冒领功劳或者是不屑于你写东西,那就得想另外办法,还会得罪上官。只是以顾青云如今名气,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