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复杂,单靠种理论没法分析透彻。不同理论基本单位不同(比如,个人vs.阶级),关注不同(宏观经济vs.微观经济),问题不同(比如,在给定资源下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vs.如何长期提升生产这些资源能力),所用分析工具也不同(超级理性vs.有限理性)。
“手里拿着锤子,看什都是钉子。”如果只是从个理论角度看问题,你最终只能问出某些特定问题,并按特定方式回答而已。幸运话,你面对问题刚好是最适合你“锤子”那颗“钉子”。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你手头得有各种工具才行。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偏爱理论。有两种理论用得比其他理论多,也没有什不对。大家都这做。但请不要成为手拿锤子人,更不应该连其他工具都不知道。大家应该手拿瑞士军刀——对不同任务使用不同工具。
事实就已经是理论:事实,甚至数据,都不是客观
德国大作家(《浮士德》)和科学家(色彩理论)歌德曾经说过:“事实就已经是理论。”1经济“事实”正是如此。
许多人认为数据最直接、最客观,但其实所有数据都是建构在理论之上。19世纪,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Disraeli)曾经讽刺道:“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谎言、统计数字。”(therearelies,damnedlies,andstatistics.)观点没这极端,但认为,经济学数据定是测量某些概念结果,而这些概念定义往往有争议,有时争议还极大。2
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并非无足轻重。经济指标如何建立,对如何组织经济、实施哪种政策有巨大影响,并最终影响们生活方式。
就连最理所当然基本数据如GDP或失业率,也都有其不足,造成影响也很大。GDP将家务与未付筹照护都排除在外,必然低估这些工作价值。GDP没能考虑地位商品特性,这样算出来GDP会误导消费方向,也无法真实反映富国生活水平,因为这类商品在富国更多(见第6章)。失业率标准定义排除富国那些不断碰壁而放弃找工作人,以及发展中国家那些隐性失业者,这使得它低估失业程度(第10章),而且自然,这些人也被政策制定者忽视。
然而,这并不是说经济数据就完全没用,或者定会误导。们需要数据,有数据们才能感知经济规模大小,并监控其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