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皇上态度强硬!不是太后态度强硬!”说到国内权力斗争,杨士骧却
道:“可是现在朝堂风潮……”
杨士骧苦笑:“朝堂风潮,要不咱们北洋命,可是旦开兵,可就真是北洋末日!”
李鸿章眉毛挺,只是看着杨士骧,所有人也都哑口无言看着杨士骧。屋子里面静悄悄。
看着所有人目光都集中过来,杨士骧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是说自己亲身感受到淮军上下解体,朝鲜主力盛军骄横懦弱,还是说现在财政虚乏,在在需钱,却又处处无钱?北洋,甚至整个大清就是个虚肿架子。对内还有点余勇可贾,对外却无所恃?他是北洋智囊,又是陆军营务处总办,对北洋实力家底再清楚不过。大家就是两个字,维持。只要架子不倒,就可以靠着吃饭。但是牙山炮声响,这架子还能不能维持下去?
原来借重就是这点架子,还有李鸿章点东方俾斯麦虚名。当初对日天津续备条约签署,更让北洋上下认为是大成功。日本怕北洋和李鸿章,等到牙山炮声响,发觉自己已经吓不住日本时候,才看到自己只穿着条裤衩!
北洋上下,负有拱卫直隶,甚至拱卫整个北中国重任。号称练军二十年,水陆师齐备。承平时候,可以威风不可世,被世人目之为庞然大物,事到临头,真正局内人,才知道自己虚弱!
其他不用分析,单单说钱。战事旦开始,那需要金钱是天文数字。大清中央财政,早就在太平天国时期就破产,各地统兵将帅,通过发展独立地方财政体系————以厘金为主要收入来源,才支撑整个太平天国之乱。太平天国亡后,大清财政就是彻底盘散沙。而原来通过厘金所扩充收入,也被迅速扩张官僚队伍和各种所谓新政迅速瓜分干净。换句话说,大清没有能力开辟新财源。而这种陈旧财政体系,也不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募集资金。对外举债,在和外国发生战事时候儿,是件异常艰难事情,当年中法战争就是前车之鉴,北洋拿出上好矿山口岸作为抵押,满世界也借不到钱!
光个钱问题就是如此,更不用说军队组织,民心动员,还有各种体系适应问题。
中古国家体系对上近代民族国家,资源转化成为战争能力差距,就是这大。杨士骧和李鸿章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对自己实在虚弱,却是看得太清楚。
“可是朝廷态度,却是强硬万分……”李鸿章喃喃自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