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没什
好说
。因为说不如做。”宋问缓步走下阶梯道,“这世上
确有不少怀才不遇
人,他们也并非未遇明主,可偏偏就是无处施展才华。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宋问扇子收,
然道:“哦~所以你认为,所谓
科考选才,也是不够公正
?”
“确不够公正。”李洵道,“学生说句不自谦
话,他们恐怕连
也比不上。但明年您看,他们会有几人,能直接受命于朝廷。”
“诶,这不是不自谦话,这是妄自菲薄
话。”宋问敲着自己
扇子道,“纵观京城,能比得上你
,鲜也。”
李洵脸色红,抱拳道:“谢先生夸赞。”
宋问用扇子敲敲自己脖子,点头道:“实事求是嘛,接着说。”
,皱着眉头道:“就是国子监监生。”
“嗯?”宋问意味深长哼声,“为何?”
“他们说,其实多半都是对
。”李洵两手后撑,仰头叹
口气道:“云深书院
学子,争不过国子监
。就算比他们优秀,也是争不过
。因为他们是监生。”
“这未必啊,小友岂能如此消极?”宋问打开扇子道,“远不说,面前就有
位骠骑大将军,他是寒门出生,非国子监学徒。你看如今呢?还不是权倾朝野吧。”
宋问呲声:“说来讽刺,非监生,当
他们
国子祭酒。”
李洵道:“也没什好说
。”
宋问:“你没说
?”
李洵狐疑点头。
宋问道:“行,那来说。”言毕站
起来。
李洵仰头看着她,脸困惑。
李洵道:“真正寒门子弟,纵然考中进士,又通过吏部审核,运气好些
,七品官。可不少人,考上进士
时候,年纪已经大
。用个十年八载
,升上六品,或者运气再好些
,五品。随后便告老还乡
。这已经是极厉害
人
。而那些运气不好
,则被派到偏远
县郡,终生难以晋升。真正
高官头衔,还不是落在士族子弟身上?”
“单单出身国子监这点,就让人足以少奋斗二十年。”李洵叹道,“大将军是非监生不错,可当年大将军也是吏部关试未过,太傅特例提拔。能有几人,如大将军这般幸运,遇到
位慧眼识英才
伯乐?”
李洵摇头道:“更多人,也只能碌碌无为,终此
生而已。怀才不遇
,世间还少吗?”
宋问给自己扇风:“然后呢?”
李洵狐疑看她眼,继续道:“然后?虽然这事让人不高兴,可最后朝堂上多数
人,都是出自国子监。哪怕是吏部选人,也偏爱监生。这是实情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