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聆生前日记,谈起雅韵尽是喜意。
哪怕隔着几十年时光,钟应重新读它,都会觉得琴声阵阵,未曾断绝。
再翻几页,沈聆又道:
“战争将息,码头有前往意国
邮轮,也不知
托人送去大使馆
书信,是否顺利到达。
倒不担心他们带走
瓷器、画卷,只担心雅韵娇气脆弱,望它在遥遥途中未受折损,好叫
少些痛心。”
钟应沉默翻看沈聆
字句。
古琴、琵琶、二胡、编钟、十三弦筑,皆是琴馆原主林望归,用大半辈子
时间所制
作品。
琴馆正中央位置,摆放着简单供桌。
张镶框
彩色遗像挂在墙上。
樊成云走进去,点燃柱清香,端正
插在香炉里。
“望归,雅韵还是没能回来,你得再等等。”
转头,他盯着钟应算起账来,“你把日记
事情,告诉
贝卢
文物修复师?”
“师父,那个周俊彤真相信贝卢编造
故事,也确实喜欢文物。”
钟应言辞恳切,“不希望这样
好人,
直尊敬
个可耻
小偷。而且……她知道这琴是假
以后,看起来好像很伤心。”
樊成云犹豫许久,最终没有批评钟应冒失。
他闭上眼依靠在车座上,无比疲惫。
沈先生被捕入狱,十五天后回到遗音雅社,已经变天。
十弦琴雅韵连同社内贵重物品尽数遗失,只有留守雅社朋友告诉他——
为防止日军抢夺、损坏乐器,他们将乐器和古董文物转移到
租界,请日军不敢得罪
外国友人代为保管。
然而外国人连夜撤走,全然没有当初友善相助模样,急得遗
可惜,彩色遗像上故人,已经无法笑着回答他。
钟应沉默放下琴箱,取出朴素
秋思,放回原来
位置,与室内端正摆放
另外四张琴并成
列。
接着,他转身走到投影仪前,打开保存
日记扫描件。
泛黄纸页上,沈聆遒劲有力字迹清晰——
“雅韵自唐之后,革丝腐朽,心痛极。幸得致远寻得良才,修复如初。鼓琴如木鱼空灵,佳音回荡,如撞木钟,两弦共鸣,合为
音。五音十二律尽在指尖,
甚欢喜!”
“何止是她。”
樊成云声音宛如喟叹,“多少人都为这琴伤心至死,难以瞑目。”
车辆在喧嚣城市里穿行,远离市中心
繁华,渐渐开往僻静处,最后停在
片宽敞院落前。大门悬挂着复古牌匾,写着“樊林”二字。
钟应跟随樊成云,径直走进樊林北侧
琴馆。
充沛阳光随着他们照入内堂,里面整齐摆放着无数乐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