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大家推测这星海大宗师,可能是个浙东沿海人士——众所周知,沿海浙东人比较爱吃咸口。
第三本《京华黄粱集》是在三年前出版。距离再上本《食珍录》出版已经距离很多年,甫在书局露面,还将众人吓跳。
很多人猜测星海大宗师这多年都没有新书上市,很有可能压根已经不在人间。
都说世间已无大宗师,只留下关于大宗师传说。
谁知道星海大师不但再度出山,而且出手就将整个大明国饮食界都震撼住。
,“星海大师”是也。
自从十二年前出版《京都调鼎录》,这位笔名唤做“星海”调鼎高人,跃成为北直隶吃货心中美食领袖。
他每本专著,径刊行,都会引发全城热议,甚至引得洛阳纸贵。
其中《京都调鼎录》记录二十多种家常美食做法。虽然家常,但是贵在精细。据京内几个知名大酒楼厨子所说,本书中记录很多烹饪手法,不是拥有二三十年刀工,火工顶级名厨,压根无法知晓。
这种技法基本只在父子和师徒之间传承,这个“星海大师”居然将他公诸于世,而不是敝扫自珍,可见其“代宗师”风范。
如果说,前两本书记录菜肴和点心,还是大明国内能够见到食物话,这第三本书里写菜式,则压根闻所未闻。
什“裴冷翠肉酱拌面”,“海鲜至尊双层芝士披萨”,“泰西香草焗蜗牛”,“真腊香茅酸汤鱼”,诸如此类,记载十多道从未有人见过菜肴……这些菜肴名字,每字都是汉字,但是连起来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根据老学究考据,其中“泰西”和“真腊”应该是指域外诸国。但是“裴冷翠”是何物?难道是以翡翠入肴?这岂不是和古书中写仙人样,以“碎玉”为食,以“真露”为饮?
从此以后,“星海”两个字,就和“宗师”画上等号。
《京都食珍录》是继《调鼎录》之后第三年才出版。
本书记录大明国南北两地各种点心糕饼制作方式。包括南方“嘉湖细点”和北方“官礼茶食”。尤其是流行在南方各种酥皮点心,酥糖糕饼,被这星海大师写得是活色生香,光看文字就觉得食指大动。
有人曾经按照书中所写方法亲手还原各种酥点,据说美则美矣,只有点不太好——不够甜。
据说按照大师所述分量,再加上倍白糖,做出来点心味道才刚刚好。若是嗜好甜食,不妨再加上倍白糖,或者干脆倒入蜂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