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担起重任……”
方致和大喜:“担得起,担得起!赵师弟功课极佳,哪里会有担不起之说?再则,就算偶有瑕疵,那罗员外也分不清楚,就算分得清楚,他还能诉到山上来?”
“却不知这罗员外是个什根底?”
赵然答允方致和
请求,方致和自然不遗余力
给他介绍:“罗员外本为贫苦出身,但书却念得不俗,院试、乡试、会试竟然连中,而立之年便已是同进士出身。后来放
安徽某县县丞,算得上是草鸡翻身
典例。只不过他起自草根,没什
过硬
靠山,官做到五十岁
,仅仅只到
府通判便止步。后来他见自己再无升迁之望,便索性告老返乡,回到
乌塘,起
座庄子颐养天年。三日前他幼孙夭折,求告到山上来,要办个斋醮……”
方致和见赵然听得仔细,八卦趣好再次发作,忍不住散播起小道消息:“师弟你知道罗员外奉上簿仪是多少
?”
赵然摇头以示不知,方致和伸出根手指,赵然道:“
百两?”
方致和嗤笑声:“
百两?这老儿就算死
,给自己办
斋醮也别想到这个数,更何况是个庶出
幼孙!
去打听过
,才十两!嘿嘿!”
其实如果放在寻常人家,十两银子办个斋醮仪式已经不少,但在见多识广
无极院道人眼里,这个数目确实有点不够看。
只听方致和续道:“若是别人来求,院里是绝对不会答允,十两银子,也就够他们去小庙里求告,或是寻个野道士应付应付也就罢
。但罗员外不仅自家书念得好,教书
本事同样不小。他两个儿子都是自家教出来
学问,且都考上
举人,如今在京里等着应会试,说不得就要传出‘父子三进士’
佳话。故此院里便也捏着鼻子认
,哪怕他不给簿仪,咱也得去帮他把斋醮给办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