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亭虽有心支持太子,但无奈性子软和,别说诡计与手腕,连对骂时嗓门都没有对方大。
谢时燕惯会和稀泥,内阁中拉架劝架全靠他,如今看着风头渐往焦、王这边倒,不说投靠,多多少少也开始拉偏架。
崔锦屏看着那叫个愁哇,觉得内阁如今就缺少他崔屏山这样才高八斗、杀伐决断人物。
于是他开始暗中奔走,不仅向杨亭自荐为心腹,还联络御史楚丘等干“正统派”,势必将“立嫡立长”大旗高举到底,在朝堂上多次越级发言。
如此高调,自然也引起“易储派”注意,导致焦阳声吩咐,他就处处被上司穿小鞋,连在通政司官署内都被同僚孤立。
要什独善其身!恨不得翻云弄雨呢。无风无浪,何显吾能?”
自从他把太子写祭文印到邸报上,帮助苏晏打赢坤宁宫大火引发场舆论战,崔锦屏就已经选择要登上那条船。
这半年多来,面对朝堂上越来越大易储呼声,崔锦屏看得很清楚,这并非什“有德无德、立嫡立贤”之争,而是派系之争、利益之争。
他选择太子,方面是出于良禽择木心态——只有选对效忠君主,将来才有蹑高位、展抱负机会,而不是埋首章稿中做个文笔小官;另方面则是信任于好友品性与眼光,相信以苏晏与太子交情,日后对方若是直上青云,必会提携他。
所以他才冒着风险,将不断投身到易储队伍里*员名单,私下提供给蓝喜,赌就是景隆帝不会废太子。同时也将这件事写进给苏晏私信中,以期转到太子耳中。
崔锦屏咬牙苦撑,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是这个“将”,也未免“将”得太久,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开春,又从开春到立夏。
眼看又要入秋,“大任”还没有降下来,而他俸禄就快因为各种处罚被降到底。
他忍不住开始在私信中问苏晏:贤
从苏晏回信上看,他番辛苦没有白费。
苏晏替太子感谢他援助,还叮嘱他即使为太子发声,也不要太过高调,以免得罪两位阁老。
可惜对这位热爱锋芒毕露状元郎而言,不高调是绝对不可能。
尤其李乘风在第六次上辞呈后,终于辞职成功,卸任内阁首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与太子太师等职务,如愿拖着老病之躯“乞骸骨”还乡。至此内阁五辅臣,只剩下四个。
没李乘风这个,bao脾气、老资历首辅坐镇,杨亭被次辅焦阳、王千禾两人联手排挤,自顾不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