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莽后期骚操作没那
多,而是想法子解决当时
朝廷弊端社会矛盾,后来光武帝能不能成功上位谁也说不准。
东汉自光武帝开国对世家儒生就不怎友好,毕竟前面刚出
个被天下士人推举上去
王莽,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头顶
直悬着刀。
所以光武帝登基称帝后谶纬之学很快兴起,神化刘姓皇权,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奉孔子为教主,不给儒生解释天意机会,以此来斩断士人借天意来推翻皇帝
可能。
朝廷变成外戚和宦官天下,士人被打压
抬不起头,好不容易起来
段时间,又赶上
党锢之祸,这倒霉劲儿也是没谁
。
原主娶荀爽之女,对荀爽
学说很是
解,荀氏八龙在经学上成就不小,中原
带跟随他们学习
不在少数,荀慈明隐居十余年著书立说,文章里对汉室
态度不算太隐晦,荀彧
辈名士,或明或暗都在推着汉室往绝路走。
皇帝在没事儿时候能把世家大族往死
打压,有事儿
又想让他们为朝廷效力,世上哪儿有那
好
事情。
关系远暂且不提,只说荀彧
六叔、袁璟小家伙
外祖父、大汉司空荀爽荀慈明,这位为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隐遁汉滨十余年、后被董卓强行征召入京
硕儒大家,所著书籍里或多或少也带
些推翻汉室
苗头。
汉室从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搞个君权神授,皇帝代天受命,上头还有个可以压皇帝
头
“天”。
天子无道,百姓没办法和天子作对,头顶老天却可以名正言顺
教训这个不孝子。
董仲舒提出皇帝代天受命,如何解释这个所谓“天”,自然是儒生士大夫说
算,桓灵二帝把世家大族得罪
死死
,等到汉室倾颓,只要能拉拢住士人,代天受命
是不是大汉并不重要。
连廊下,披着厚厚斗篷青年缓步走在其间,步履缓缓格外赏心悦目。
原焕不担心将来,如今做通荀彧思想工作,也不太担心现在,毕竟经过
两次惨绝人寰
党锢之祸,士人不循正道是为
保全自己,是为
拯救天下,天子不行仁政,理应退位让贤。
需要解释下,这话不是他说
,而是历代儒生说
,自从天下独尊儒术,儒生地位大为提高,
旦皇帝不得人心,就有儒生上书要皇帝退位让贤。
从汉武帝后期,到汉昭帝、汉宣帝、汉哀帝……大汉皇帝几乎都收到过催他们退位
上书,到汉平帝时实在不得民心,上书催他退位
士人数不胜数,汉室宗亲扛不住压力,最终只能任儒生榜样王莽被推上帝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