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平台上屏蔽他人、跟自己人抱团是如此容易所以有时也会担心
方若是给另
方打上“不是女性主义者”
标签并将其驱逐女性主义这根细长
线就会被过度切割人们逐渐只能接受在所有话题上达成
致
小团体而这很有可能再次抬高女性主义
门槛就像
们这代人十多岁时体验过
状态。
眼下局面与90年代围绕色情制品
讨论如出
辙支持管制派和表达自由派都声称对方不是真正
女性主义者。而在社交平台上简单粗,bao
主张能吸引更多
关注所以
感觉支持审查制度
人似乎又占
上风。针对
张带有性别歧视色彩
图片、有种族主义倾向
仇恨言论或政客
失言网友很容易就可以发起签名运动向公众呼吁“你不觉得这让人很不舒服吗让
们来抗议吧”社交平台特别适合做这种事情
也认为这样挺好
但反过来说社交平台可能就不适合探讨“审查有时候是不是做得太过火
”“会不会有
些表达被审查扼杀在
摇篮里”之类
议题。
担心大家要是注意不到这种失衡那些
在高中便厌倦
成见也许会在娱乐圈死灰复燃。
之所以产生这样想法是因为
觉得女性主义
话语本应出现在更触手可及
地方让许多人在不同
人生阶段接触到女性主义并获得救赎。现在想来
上高中
时候还有当夜总会陪酒女郎和AV女演员
时候都不怎
认为女性主义可以拯救自己只觉得它是
门学问会巧妙利用
们讲述
经历
会儿说
们有主体性
会儿又反过来说
们是受害者。不过
痛感日常能意识到女性主义
时间在女人
人生中只占非常小
部分。而
个人沉浸在快乐
非日常状态尤其是感觉不到问题存在时是不需要思想
这在某种角度来看也很自然但热闹过后人生还要继续热闹与热闹之间也许还夹着痛苦
日常。尽管男人为性设定
双重标准
身体也曾是他们性别歧视
帮凶但
现在感觉好多
因为
告诉自己女性主义与
做出这
选择时
自由并不矛盾。
有些女性对自己境遇总体上是满意
想要讴歌做女人
乐趣有时甚至会享受男女不平等
状态。她们不太想追求性解放也不觉得自己受到压迫想享受包括色情制品在内
各种表达方式所以她们认为自己不算女权。
倒觉得让她们产生这种认识
社会着实可悲。
还认为女性主义
魅力就在于它像
块宽大
地毯五颜六色
丝线穿插其中你可以在既有观点
基础上接触到它而它并不要求你为之反省。即使你不把日常生活
某种不便定性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