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简单归纳为“变得世故”或“认清现实”但这样可能会让人从根本上丢弃对他人尊重。
最近直在想
从十多岁开始苦苦寻觅
不能卖娼
理由也许就在这里。人们对卖娼
厌恶以及父母对女儿卖娼
抗拒可能不仅仅出于不检点、危险、玷污自尊之类
理由还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扭曲
对他人
尊重。在
出入原味店
时候大人只会禁止和劝诫却从没给出明确
理由。
直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可以用简明易懂
话语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直到最近才看到
些许曙光。您在信里指出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
”是
种亵渎
很庆幸能看到这句话。
对男人
灰心说好听点是教训说白
其实跟后遗症差不多。当然就算能感觉到它
存在也很难轻易扭转自身
感知方式调整人生态度也绝非易事。您说“
们可以在书中遇到可敬
男女”这句话点醒
。照理说作为
个爱书人
肯定也在书中看到过可敬
人然而在
印象中阅读更像是
种见证人性丑恶和愚蠢
行为。上高中时
爱看川端康成和志贺直哉还有三岛由纪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书里
男人是那样自私、病态、愚蠢和不可救药相较之下原味店
顾客都显得可爱
。那时
甚至认为爱上这份愚蠢是与世界对峙
唯
方法。现在回想起来大概
小小年纪便容易绝望或者说习惯先接受愚蠢
面。
说起来没听说过卡桑德拉综合征但有很多朋友苦于所谓
精神,bao力不管对方是否有发育障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身边都有男人粗,bao对待妻子或女友用语言,bao力伤害对方尊严从而获得快感。“可
都这
大年纪
该要个孩子
”“不想变成孤家寡人”——朋友有时会找这样
理由接受他们也许她们内心和
样死心
认为“反正其他男人也差不多”“反驳抗议也没用他们是不会改
”。而
旦认定男人是不会改
女性主义言论也许就会变得干巴巴、空洞无力。
妇女解放运动、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和污名化无谓拉锯让
们错失
宝贵
机会也使女性之间产生
种种误解
痛感这是
段充满苦难
历史。
也同意您
观点看到《不良女性主义
告白》和《
们都应该是女性主义者》在今天成为畅销书
感觉不到丝毫新意。“拎不清
女人”这
口号跟《青鞜》提出
“新女性”概念
模
样社交平台上对女性主义
抨击与当年对妇女解放运动
抨击也是如出
辙。
面对此情此景您和其他前辈肯定会觉得“这些东西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