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家是薛家僚属,直在军中设计改良军械器具,不过贺兰和之父却是走民用工具路子,带着儿子回京后更是潜心钻研。贺兰和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此道研究颇深。
张峤来历要复杂些,他出自当初主持大局太皇太后族中旁支。张氏族虽无人在朝中担任要职,太皇太后之弟却是名满天下大儒,族人中饱学之士众多,散于各地书院中任教,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
几年前,张峤进京拜会张氏族长,恳请其举荐自己参加科举。但后来被张家查出他生父犯过事,已被除族,因此遭到拒绝。悲愤张峤酒楼买醉,恰巧遇到谢煐,便自荐入东宫当幕僚。
这些,都是朝野皆知之事。
现下,这寥寥三人“太子党”就全被人捏到
太子,国储君,国之根本。典章制度上自然有众多储君相关条陈,但实际执行起来,又会有很大出入。
譬如康宗,是文宗苦盼来太子,从小有文宗延请名师专门教导,又有几位德高望重宾客时时看顾,十六岁便加冠入朝,进政事堂听政,东宫开府,遴选众出类拔萃属官,逐渐参与国务。
如果康宗没有英年早逝,谢煐大概会重走其父这条路。
但,换成当现今皇帝太子,从大郎变成六郎,谢煐待遇就和康宗当年完全相反。
按礼法,太子必须接受教育。于是嘉禧帝在宫里专门腾出殿,诏集贤院众学士给所有皇子讲课。而且,嘉禧帝不仅对皇子们功课很宽容,但凡暑热雨雪,都会以体恤之名停课。
按惯例,高门大户男孩多在十六七八年纪加冠,方便展开交际。但为拖延太子入朝时间,嘉禧帝继位时还未行过冠礼皇子们,皆是等足二十方行冠礼。同样,为拖延太子大婚,前头皇子们也是个个晚婚。
如今,太子上元加冠,入朝已近月,朝中都未提起配置东宫属官,仿佛所有人都默契地忘记此事。满朝上下*员眼见着嘉禧帝铁心要倒太子,根本没人敢沾上东宫。谁都不是傻子,即便此时是奉诏行事,可太子倒,东宫属官必定会被清算。既如此,不如不提。
是以,谢煐身边唯力量便只有三千东宫卫。这是卫国公当年亲自回京和嘉禧帝谈判下来,所有护卫皆由卫国公调派换防。
而全京城“太子党”,也就是谢煐身边两个伴读个幕僚。
薛明芳是卫国公最小孙子,五岁就被卫国公送到谢煐身边。年后,东宫里又多个也是五岁被送来贺兰和,他是先皇后表侄,谢煐和薛明芳表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