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e)不仅点出被修饰者(名词,人或物)
某个或某些特点。属性和品类,而且有助于渲染和墨饰史诗凝重、宏伟和肃穆
诗品特征。英雄们“高大”、“魁伟”、“英俊”,在满足
吃喝
欲望后雄辩滔滔,送吐“长
翅膀
话语”,或躺下享受睡眠
香甜。英雄们敢作敢为,盛怒时“恶狠狠地盯着”对手,阵亡后淬然倒地,“轰然
声,铠甲在身上铿锵作响”。他们先是全副武装,接着冲上战场,跳下战车,和对手互骂
通,撂倒数名战将,把敌人赶得遑遑奔逃,然后自己受挫负伤,举手求告神佑,重新获得勇气和力量,继续战斗,阵杀敌方
犹首。接着,两军围着尸体展开恶战,伤亡惨重,凭借神
助佑,从枪林箭雨下救出阵亡
将领和伴友。《伊利亚特》中描述
五次这样
“壮举”(aristeiai),用
类似
模式,虽然在某些单项上略有出入。大段
复述(如2-11-15,23-33,60-70,9-123-57,354-99等)有助于减轻诗人
劳动强度,加长史诗
篇幅,深化听众对某些内容
印象。
程式化用语形成和发展经历
漫长
岁月。某些用语,尤其是某些神祗
指称,如阿耳吉丰忒斯(赫耳墨斯)、阿特鲁托奈(雅典娜)等,在荷马生活
年代可能已是“化石”或“古董”。作为饰词,“牛眼睛
”可能产生于崇拜图腾
时代,在荷马史诗里已失去它
字面意义,成为“美丽
”、“漂亮
”同义语。
位神或英雄往往有
个以上、甚至几十个饰词或程式化用语。诗人可以根据格律和音步
需要选用合适
饰词。以对宙斯为例,在不同
上下文和格律组合里,诗人用
不同
修饰成分,包括“多谋善断
”、“汇聚乌云
”、“沉雷远播
”等等。同样,根据格律和音律
需要,诗人有时用“长发
”,有时则用“胫甲坚固
”,偶尔也用“身披铜甲
”修饰阿开亚人。格律和音律原则制约着诗人
用词,同时也丰富
史诗
语言,增强
它
表现力。众多
饰词使诗人有可能不仅根据格律
要求,而且还能照顾到意思或语义
需要,选用合适
用语。当阿基琉斯筹备帕特罗克洛斯
葬礼时,他就不再是“捷足
”英雄,而是“心胸豪壮
”伙伴,因为在这
语境中,后者似乎比前者更具庄重肃穆
色彩。然而,有时,为
照顾格律和句式
规整,也为
维护史诗中程式化用语
稳定性,诗人亦会有意识地“忽略”饰词
原意,而把它们当做纯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