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常说,如果你们修习
恳求和祈请帮助,那
在中阴阶段你会很自然地去照做……。
将敦珠仁波切
话编成
个咒:「无法回报
大慈悲上师啊!
永远记得您。」有些时候,为只能想到这句话,是
当时仅能做
修习,但它很有用。
所以……快乐,负责,感恩……不要将生硬、仪式化修行和生动、多变、流动、开放、荣耀
修行混淆。经验告诉
——虽然听起来像是说说而已,但事实上不是——
到处看到莲花生大士,那就是
修行。每
个人,尤其是那些麻烦
人,那些让周遭人活得不愉快、痛苦
人,对
而言,都是上师
加持。后来
也认为,这个病是上师
加持,它是福报
。这
大
荣耀,
可以细细地体会。
刻意训练自己才能做到这样。以前,
常常喜欢批判事情,批评别人;也爱抱怨这,抱怨那
。决定开始训练自己
初期,心中也常有持续不断
评语出现;
决定改变,在冰箱门上贴小纸条,告诉自己「不要批评!」
如果你心老是在分别:「这是好
--这不是好
,
不要……」,老是在期望和恐惧之间,在爱恨之间,在高兴和悲伤之间徘徊,当你执著这些极端时,你
心就被搅乱
。有
位禅师说过:「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说你
佛性在哪儿,快乐就在哪儿。
所以,开始处理
概念心。
开始好象是不可能
事,但
越修就越发现:如果你让念头留在原处,不去执著,就不会产生问题。只要跟它们和谐相处,维持快乐
心情,因为你知道你本身就有佛性。
不用去感觉你是否有佛性,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信任,在信心;重点是恭敬心,就是完全信服。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肯用功,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候,想办法将教法带给自己,训练自己
心不要重蹈过去
习气,如果你能和正在发生
事安然相处,不要过分注意,过
阵子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不会持续得太久
;烦恼也是如此。尤其是
们
肉体,所有
事物都会改变,如果你就让它们去,它们就会自然解脱。
像目前
状况,当恐惧如此明显地笼罩着
,而
觉得好象快要被它吞噬时,
必须掌握自己
心。
解到恐惧不会杀死
,它只是某个经过心里
念头而已,只要
不去碰它,这个念头会自己解脱。
同时
解到中阴境界是
样
,当你看到冲着你来
某种可怕情境时,事实上不是从别处而来,而是来自于你自己
心中!是
们所有压抑在身体里面
能量释放出来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