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Zhao2015),但其核心问题意识却是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原因和后果。这本书主要是为
阐明
些具有中国特色
体制和制度在西周已有雏形,到战国已有很大发展,而在汉武帝时代就初步定型成
个笔者称之为“儒法国家”
政体形式。之后中国虽然有很大
变化,但最终都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儒法国家”体制
些最重要
特征:即
个发达
官僚体制、君主和儒学化
文官之间紧密
联盟、高度
精英文化认同、对游牧人口巨大
辐射压力,以及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这
背景下产生
发达
商品化经济(非市场经济)。这些特征赋予
前现代
中国文化和政治体制很强
韧劲。但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
存在,宋以后
中国完全没有朝着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方向发展
可能。加州学派
些主要观点因此难以成立(Blaut1993;Frank1998;Goldstone2000;Pomeranz2000)。
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历史社会学研究与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
产生、发展这
核心问题意识之间
联系。摩尔
《专制与m;主
社会起源》
问题意识最为明显,那就是想解释在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到来
冲击下,
些主要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为什
走
议会m;主制、法西斯主义和**主义g,m这三条完全不同
道路(Moore1966)。具有历史社会学视野
人类学家沃尔夫(EricWolf)研究
虽然是“二战”后
农民g,m,但其核心却是要解释为什
“二战”后新独立
国家不但经济发展不起来,还陷入长期战乱,而他
回答就是: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在西方
率先兴起给后发展国家带来
三个方面
灾害性后果,即文化危机、人口危机和生态危机(Wolf1969;2010)。在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学者们提出
强国家/弱国家、国家能力和国家自主性等概念,并在这些概念
指导下对南方国家
经济发展进行
分析(Amsden1989;Evans1995;Kohli2004;Migdal1988;Wade1990)。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些概念,背后
个很大
原因就是大量
非西方国家在民族认同建构和国家建构方面严重滞后,以至于国家不但力量微弱而且缺乏自主性,因此无法领导各自
国家朝着成功
市场经济道路发展。
为什“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发展和后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