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也不过是堪堪入门。
因乡试会试内容要求,考生们正式考试要考三场:
第场考察《五经》与《四书》义;第二场试礼乐论,考察诏、诰、表、笺写法;第三场考经史实务策论。
在这三场中,以第场为重中之重,初场不过,会直接丧失二、三场资格。
因此,般学生们在启蒙之后,须得先学《四书》,并且从《五经》中选择经作为自己本经。
宁颂趁机请教私塾里读书问题。
“看个人情况吧,”摊主说道,“郑师当年府试成绩很好,在咱们县也小有名气,很多人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在郑师这里学习蒙童,入学之后要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千家诗》。
因为郑师自己师承,还会多读个自家座师写《训蒙诗》。
过念书识字阶段,许多学生就不来。
时还不是饭点,茶摊上上人不多。店家正准备着午饭,蒸笼里冒着腾腾热气。
宁颂放下手中茶水,笑着点点头:“可惜没能进去。”
店家原本就是因为无聊而搭话,此刻见宁颂张笑脸,语气柔和,没有那些读书人眼高于顶傲气,顿时来谈兴。
“郑师最近有些忙,经常不在这里,你要是想找他,须得在这里等,有时候下午才会来趟。”
此处“郑师”正是位秀才,平日里除教授弟子学习《四书》、《五经》等内容之外,自己也要偶尔去青川县县学里报到。
是孩子学这久,资质如何都有大致定数,家长也得考虑花这多钱值不值得。
二嘛,仍然是经济上考虑。孩子识字,会念书,就已经能够学别技术,这时候送去学手艺,能够事半功倍。
如此,光是识字关,就筛走大部分学生。
剩下学生们过启蒙阶段,就会开始学习《经》与《书》,也就是大家所熟知四书五经。
除此之外,因为大雍朝仍然有着作试帖诗习惯,因此初学者们还要加上《声韵启蒙》、《笠翁对韵》课程。
去年本省来新学政老爷,按照惯例,在学政上台第二年,要在整个省内进行岁试,所有秀才都要参加。
若是在岁试上遭训斥,降等是小事,若是被革除功名,就得不偿失。
宁颂是现代人穿越,原身本人也过得浑浑噩噩,对这些门内弯弯绕绕并不熟悉,此时听摊主讲些八卦,自己也觉得津津有味。
“您懂得真多。”
“嗨,都是听来这里吃饭书生们说。”摊主摸摸后脑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