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路。沿途每个小站都停。
第
次感觉到慢车之慢。
或许,心境受
杜诗
影响,再也没有去年第
次乘慢车,从太原到运城时
那种优游
。因为,杜甫当年下襄阳,讲求
就是
个“快”字。他太想家
,恨不得快点、早点回家去。所以,他这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节奏也明快无比,
副猴急
样子。
坐在缓慢
慢车上,想着这首“快”诗,就再也按捺不住
,心情变得急躁起来
。
幸好,晚上8点多到襄阳时,天还未黑,赶紧到火车站对面
卧龙饭店去投宿。
千多年前,襄阳只是杜甫
个中途站,他最终
目
地是洛阳。如今,襄阳已经和樊城合并为
个市
,称为襄樊。然而,
也和杜甫
样,只是把襄阳当作
个中途站而已。
“下襄阳”
最主要目
,倒不是“向洛阳”,而是要到襄阳以北二百多公里
河南宝丰县去,寻访
通七百年前竖立
石碑。
所以,第二天早,到襄阳市郊,探访过诸葛亮年轻时耕读
十年
古隆中之后,就乘火车前往宝丰县
。至于
为何要到这个小镇去,为何要去访碑,而这通石碑又是怎
影响
生命历程,那真是
段曲折离奇
故事。太复杂
,
后来甚至写
篇三万多字
长文《万里寻碑记》,才能细细描述整个事件
真相,和
当年到宝丰去
经过。
二
1979年秋天,在台大外文系刚升上大四时,无意中找到
篇北宋年间
碑文——《大悲菩萨传》碑。据
所知,这是关于妙善菩萨传说最早
篇历史文献,可是不知如何,它却长期失踪,甚至连专门研究妙善传说
几位中外专家,也从来没有见过,所以
竟成
世界上第
个找到这篇碑文
人。
因此,位恩师,大概也觉得
还“可教”,就大力把
推荐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东亚研究所去念博士。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要不是找到这篇碑文,
生命历程可能很不
样。或许
也不会取得普大
奖学金和入学许可
。
可惜,当年找到
那篇碑文,却只得后半段而已,前
半仍然不知所踪。所以,过去十多年来,
在国外漂泊,
直对另
半仍然失踪
碑文,念念不忘。常常想,什
时候有机缘,
定要到碑文
来源地宝丰去,寻访这
通石碑,把碑文补齐。
终于,机缘来。宝丰正好就位于“下襄阳向洛阳”
中途。
游过古隆中后,便上
列快车,在
个黄昏抵达宝丰,准备第二天
早才去访碑。
看来,和这篇碑文
确很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