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
第三次踏进那小邮局。为
寄这个包裹,
前后已经花
快
个钟头。那名红发女郎仍然坐在门口,等她
电话。
把
早已做惯老外
生意,晓得怎
应付外国人
。
走到城里大街上那小小邮局,见到
个很年轻
红发女郎,好像是北欧瑞典人
样子,在等候打
通国际越洋电话。这里还没有直拨
服务,电话还得经过接线员。她便坐在邮局门口
水泥地上,等候她
电话接通。松潘县
老百姓,大概早已见惯
洋人,对这名红发女郎,没什
理会。她
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儿。
走到寄包裹
窗口,对里面
名女办事员说:“
想寄这些书报回香港。”她把书报接过去,随便翻
翻便说:“寄书报,那你得用布袋缝起来。但封口先不要缝死
,等检查过
再用针线缝上。”果然,
读过
那篇报道没错,在内地寄包裹,往往还得动用布袋。但在松潘这个小镇,要
上哪儿去找布袋呢?突然,
想起上午经过那条大街时,见到好几家裁缝店。心想,裁缝店应当可以帮
缝个布袋
。
快步走上街,走进离邮局不远
那家温州裁缝店。
“师傅,请问可不可以帮缝两个布袋?
想寄这些书报回香港。”
“可以,没问题,个
块钱。”说着,那名师傅马上就搬出白棉布。“用这棉布好不好?”他
普通话,带点浙江口音,看来他
确是来自温州
。
“行,太好。”显然,这位温州师傅帮人缝过不少布袋。他很熟练地裁下两块布,再用他那老旧
脚踏缝衣机,缝
起来。
站在
旁等候。心想,这真是“立等可取”
服务啊,值得表扬表扬。不到五分钟,两个布袋缝好
。
付
钱,高高兴兴地又走回邮局去。
把书报分装在两个布袋里,递进那个窗口。办事员这次检查得比较仔细,查完
,对
说:“行
,你把布袋
封口缝起来,再用毛笔写上地址吧。”
“请问你这里有没有针线可以借用?”
“邮局没有针线可借。你自己想办法吧。”她说。
看来,唯有再回去找刚才那位温州裁缝师傅帮忙。
第二次踏出邮局。那温州师傅很热心,连说,“没问题,没问题”,并且叫
他
名女儿,用针线替
缝布袋
封口。缝好
,还找出
支毛笔和
瓶黑墨水,好让
在布袋上写地址。
恐怕至少二十年没有写过毛笔字
。上回写毛笔字,还是在小学时代!想不到,隔
那
多年,
竟在中国内地写起毛笔字来
。
面写,
面感觉到这真是个难得
经历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