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早上6:40,烟雾信号弹就落到方阵地
正前方,
营和二营在坦克、重机枪、迫击炮
掩护下开始向高地发起进攻”。
登克尔所属三营是预备队,等着“跟在
营后面稍稍偏东
位置”向墓碑岭发起进攻。三营
任务是,“拔掉先头部队绕过
日军碉堡,射杀漏网
狙击手,用炸药包封死山洞”。他们都觉得,日本守军绝无从“致命
炮火”中生还
可能。然而,刚刚开始几分钟,日军
南部机枪和迫击炮就纷纷开火,把美军士兵赶下
山。
下午早些时候,营被困在墓碑岭北坡
半山腰,登克尔所在
L连奉命上前支援,在消灭日军碉堡时损失
名副排长和多名士兵。接着,L连在
营B连后方挖掘工事,但登克尔却发现山坡
石质地面几乎不可能穿透。到最后,登克尔和迫击炮班
另
名战士终于想出办法。他们把铁铲掰弯至90度角当作鹤嘴锄使用,好不容易在地上挖出
个小坑,然后“在四周堆放石块”,稍微加大深度。二人在旁边架设迫击炮,时刻准备发射高爆弹和照明弹以应对日军反攻。
美军官方战史对19日作战给出
尖刻
评价:“4月19日
大规模进攻彻底失败。
军没能在任何位置突破日军防线。日军仍然控制着全部阵地,并击退
军
进攻。虽然战线西端第二十七师
前沿阵地向前推进
相当可观
距离,但问题是该师占领
地区大都是没有日军驻守
低地,而当推进至高地
反坡遇到日军前沿阵地时,进攻马上就停滞不前
。”包括阵亡、负伤以及失踪人员在内,第二十四军总共减员720人。
然而,19日进攻也并非
无是处。弗农·梅吉上校指出,为进攻提供
空中支援取得
巨大成功;他手下
飞行控制员“指挥大约375架战斗机在第二十四军前沿阵地上空提供支援,最多
时候曾引导战斗机同时发起7次对地攻击,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梅吉认为,这提供
“无可辩驳
证据”,证明“就应该让身临战场
地面指挥官指挥空中支援,而不是让远离前线
海军指挥官遥控指挥”。
4月20日,第二十四军继续发动进攻,却仍然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巴克纳在日记里回忆次谈话,展现
他不讲情面
指挥风格:“早上视察第二十七师,与第
〇五团团长斯特宾斯(Stebbins)上校会面。今天早上,他没有按时发动进攻,并把日军密集
炮火和桥梁被炮击摧毁当作理由。满嘴借口,不思进取。没错,
就这
说
。
还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