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易面色变,仍不得不应声是,旁济天下则略点点头。白易冷汗涔涔而下,他是聪明人,知道纪若尘最后那句话份量,正苦思拖延之辞,但纪若尘帮他省麻烦,已经吩咐左右送上笔墨,白易无法,只得当场挥笔修书,字斟句酌写就求援书。书成,济天下取过看,颇为满意,用火漆印章封口,遣个机灵亲信,乘快马向潼关星夜兼程报讯去。
写完此书,白易登时精神萎靡。晋州城十几万百姓,谁都知道纪若尘大军是今日破城。他这封求援书落款却是明日,此书留在朝中,便是坐实他投敌叛国大罪铁证。现在他唯有期待安禄山改
立着,却已吓得晕死过去,无从消受她这媚意横生眼波。
晋州城吊桥放下,北门大开,将八千杀神般北军迎入城内,随后四门紧闭,再不容人出入。
午时时分,太守府正堂上,纪若尘立于宽大公案之后,凝神看着置于案上地图。厅堂之中,济天下、玉童及北军众将立在他身后两侧,白太守和齐偏将两位降员则侍立阶下。
纪若尘目光沿着晋州路向西,终于停留在潼关之前,面色初显凝重。他手指在潼关两个篆书上敲敲,又缩回来,最后不住轻叩着距离潼关百里左右块地方。
潼关关高山险,自古以来便扼住通往西京要道,可谓夫当关,万夫莫开。潼关两字下,还有数行小字,标明此刻守关大军人数:五万。无须多想,这五万守军必定与晋州守军大不相同,两相比较,再加上地势城防,潼关守军以当百不可能,以当十还是很有可能。潼关之后,西京周围又有数处军事重镇,驻军数千至数万不等,而西京精锐五万御林军也可随时开赴潼关。
守军数目之下,还有哥舒翰三个小字,表明潼关此时守将,已由原来寻常将军换作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哥舒翰!
这哥舒翰与安禄山同为蕃将,数十载东征西讨,血战无算,自介胡人积功而升至目前人之下,万人之上高位,自非等闲之辈。纪若尘性情绝决,却非狂妄自大,当然不会对哥舒翰等闲视之。本朝众蕃将与杨国忠素来不睦,若他只是个徒有勇力之辈,恐怕早就在庙堂之争中失势,哪还能弄到这长串头衔?
纪若尘沉吟,忽然道:“白大人。”
白易吓得个机灵,立刻跪下,道:“下官在!”
“你即刻修书封,向潼关报急。不管你怎写,但务必将潼关援军给求来。落款时日,就写明日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