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里规定四季
不同禁忌,如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猎杀幼小
动物、禁止捕射鸟类、禁止大兴土木,夏季则禁止焚烧山林等……
汉武帝时已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朝廷颁布诏令,很讲究对于《周礼》
继承。
这五十条,便是从礼记月令里摘选出来。再加上为政者对“天人感应”较为迷信,认为在不同季节做合适
事,才能确保风调雨顺,若是违反
规律,比如在春夏处死犯人,就会招致不好
灾异。
到今日,七月十九,便送到
悬泉置……
“骑过
骑,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任弘眼前浮现出这样
画面。
从长安到敦煌,将近2000公里,驿骑45天跑完,平均天50公里,以汉代
路况,还算凑合吧。
不过,这还不是邮驿极限速度,遇上紧急军情,驿骑
昼夜疾驰数百里,半个月便能送达长安!
这就是汉帝国政令,从中央到基层速度。
“屁要紧事!”
刻后,任弘已站在悬泉置坞院内侧靠北
墙垣下,脸上笑嘻嘻,心里却骂开
。
原来置啬夫火急火燎地将任弘叫回来,是要找他干活:将份朝廷诏书,抄在墙壁上……
没办法,谁让悬泉置,只有3个人识字呢……
另外两个,分别是悬泉置行政长官,置啬夫徐奉德,以及郡里派来监督驿站运行
置丞。
多亏像悬泉置这样
驿站,遍布全国,随时喂饱
驿骑,把急切
军令和温暖
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由边疆传回内地。
至于诏书内容,其实很浅显明白:
“禁止伐木,谓大小之木皆不得伐也,尽八月。草木零落,乃得伐其当伐者。”
“毋夭蜚(fēi)鸟。谓夭蜚鸟不得使长大也,尽十二月常禁。”
任弘读完后乐:“这不就是环境保护法
!”
置丞还负责与敦煌郡、效谷县沟通,
天到晚经常不见人影。至于置啬夫徐奉德,又是个懒散
老头,说什
自己只管大事不管小事,所以文书抄录
活,就统统由任弘来干。
比如眼下任弘手里这份《使者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足有数百字,抄写完毕,恐怕得半个时辰。
任弘轻轻念着上面字:“诏曰,往者阴阳不调,风雨不时,是以数被菑害,百姓不安。惟皇帝明王,靡不躬天之历数,钦顺阴阳,敬授民时,以丰年成。”
“元凤三年六月甲子……”
任弘算算,六月初三时,这道诏令从长安发出,到
七月十八,敦煌郡就收到
传信,连夜向下层各机构传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