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错阳差之下,孙希只好百般不情愿地从伦敦回到北京,在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就读。谁知到光绪三十三年(九〇七年),医学馆被裁撤。他被迫转到北洋医学堂,今年二月刚刚毕业。
“……真是偷鸡唔到蚀揸米,衰到贴地。(偷鸡不成蚀把米,倒霉透。)”孙希低声抱怨,早知道当年就不去自作聪明发那劳什子电报。
倒霉事还在后头。
毕业之后,孙希本打算寻个机会,去英国继续深造,不料突然接到张德彝封急电。
这急电内容十分蹊跷。他让孙希于三月十六日之前到上海,去
天津来医生,这是介绍信。”车夫把书挂回篷边,认真读遍介绍信,也不讲话,歪头,示意上车。
驴车晃晃悠悠地上路。车夫忽然问个古怪问题:“先生,你从北边来,可见过个左边嘴角有大小两颗黑痣人?”
这车夫是关东口音,问题既突兀又含糊,孙希愣下,回答说:“没见过,你可知道名字?”车夫摇摇头,便不再言语,专心赶车。
孙希蜷坐在车厢里,抬头便看到那本书在眼前晃荡。它大约两百页厚,书脊用根棉线抻着,吊在篷顶。封面用报纸包着书皮,看不出内容,不过看书边磨损程度,应该经常翻看。
孙希忽然很好奇:这车夫五大三粗,居然还会读书?他时动慈善之心,开口道:“你读什书?路上可以给你讲讲,这机会可是难得啊!”他边说着,边伸手去翻那书。
车夫急忙把将书夺下,搁到自己膝盖上,回身继续驾车。孙希自讨没趣,悻悻地缩回去。
经过这个尴尬事,两人路无话。孙希只好斜靠在窗边,朝外面看去。窗外风景越来越偏僻,也无甚趣味,只有丝丝冷风渗入车厢。他忍不住回想,自己到底怎落得这个境地。
六年之前,十三岁孙希干件他至今都后悔不已事。
他在拍发那封大清加入万国红十字会电报时,以公使馆口气偷偷添句:“俾海外熟稔洋务子弟,操习医典,以补医士不敷之状。”——在海外寻找熟悉当地情形、语言中国人,接受医学教育,以补充国内医生不足。
这话添得合乎情理,外务部没发现破绽,直接提交给军机处。孙希本以为,这样来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伦敦学医。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恰好在同年,北京京师大学堂改组,把医学实业馆拆出个医学馆,急需学生充入。朝廷纸电报,让张德彝把遴选子弟直接送回国来,充实其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