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响说,乃是件无奈窘事。红会总医院直以来全靠善款维持,入不敷出。在去年年初,哈佛大学以每年九万元补助为代价,租借总医院作为其在中国预设分校。
“哈哈,知道沈伯伯难处,怎会从他那里敲竹杠?”姚英子笑起来,“这个讲习所启动费用,爹找虞洽卿、朱葆三、黄楚九几个浙江同乡,大家凑凑也就够。”
方三响半晌无语。能把这几个上海滩响当当闻人以“同乡”淡称,也就只有姚大小姐。
“第次做这样事,心里有点骇牢牢,所以今天叫你们两个来商量下。你们在武昌时可是答应,不能反悔。”姚英子说。
“张校长呢?”方三响问。她搞这个事情,最好助力肯定是张竹君。
几家时疫医院之间跑来跑去;至于姚英子,她半年前顺利从上海女医学校毕业,决心履行在武昌时许下承诺——要专注于拯救妇孺慈善事业。
今天她把两个人叫过来,就是要正式宣布自己下步要做事。
姚英子计划是,在上海南市建间保育讲习所。这个讲习所将专门招揽南市城厢收生婆,向她们传授孕期护理知识与卫生常识。而地点,就设在这座废弃戏院之内。
“如今上海百分之九十以上平民,都是找收生婆来接生。教会个收生婆学会注意生产卫生,便能惠及十几个产妇;教会十个收生婆新生儿护理诀窍,就有几十个孩子不会夭折。每期班培训十五人,期两个月,年下来能救下近千条人命!”姚英子兴致勃勃地计算道。
方三响冷不防问句:“那些收生婆,凭什来听你安排?”
“张校长带着赤十字会北上徐州,那边要打仗,她什时候回来还不知道呢。”
孙希忽然从文件里抬起头来:“英子,看半天,你这个讲习所课程里,怎没有解剖学呢?药理学呢?而且课时也太短……数数啊
他现在负责时疫防治,深知民众很多习惯根深蒂固,改变极难。就连莫喝生水这个简单要求,推广下去都要大费唇舌。姚英子想得未免太简单。
姚英子不耐烦道:“只要她们看到婴儿死亡率确实下降,就肯定会来学,这都是为她们生意好哇。”
“但你算过没有,年要培训九十个收生婆,得多少钱?你从哪里弄?”
“跟沈伯伯都商量好啦,这个讲习所会挂靠在总医院下头,单独开个账户募捐。”姚英子胸有成竹。
“总医院自己都穷得被卖给哈佛,怎养活得起讲习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