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这个基础,四川……”
“上海也罢,四川也罢,不都是在中国吗?只要人还在,就没什不可以
。你看,你在吴淞接触过那
多贫儿、孤儿,所以
张嘴就能点出他们在旅途中最需要
药品。这样
宝贵经验,不会因为国土沦丧而消失。”
“可只有个人
话,实在是难以维持。”姚英子还有些迟疑。
颜福庆兴致勃勃道:“当然不是只有你个人。事实上,全国各所医科学校和医院,都在积极内迁,上海医学院已经到昆明
,马上还要搬去重庆。
打算在重庆集合各家力量,建起
座综合性
医事中心,
边为抗战提供保障,
边培养新人。你不会是孤军奋战。”
听到这席话,姚英子心里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红会负责伤兵救济;她曾见过那个小姑娘颜雅清,如今成
飞行员,在美国搞飞行抗战募捐。
她不由得想起孙思邈《大医精诚》篇:“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颜院长如此毁家纾难,岂不正是孙思邈所描述
苍生大医吗?
“姚医生,你还有什别
要求吗?”
颜福庆问题,把她从回忆中拽回来,她连忙整理思路道:“
希望能再拨给
批除虱粉、安替比林和龙胆紫。”
护送孤儿去重庆这路上,卫生条件会极差,需要早做准备。安替比林可以解热镇痛,龙胆紫可以外用,治疗癞、疥、黄水疮等幼儿常见
疾病。姚英子提
这三样药品,都有针对性。
要知道,颜福庆毕生梦想,就是在上海创建
家“医事中心”,为此前后奔走
八年,终于在枫林桥沈家浜建起
座综合性医院,命名为中山医院。这是
座前所未有
大医
颜福庆当即写张条子给她,又笑道:“不愧是姚医生,其实
这次派你去,还有
个目
。”
“嗯?”
“等你们到重庆安顿下来,
会再拨
笔款子。你可以试着在那里再造
个吴淞示范区出来。”
提这名字,姚英子眼眶登时湿润
。吴淞示范区自成立之后,成绩斐然,区域内死亡率和发病率都直线下降。可惜在
九三二年那场上海大战之后,日本人占领
吴淞全境,卫生示范区被迫停止,她
直引以为憾。
颜福庆道:“姚医生你不必难过。吴淞示范区虽然没,但它至少证明,
们这条路走对
。建立起公共卫生体系,比培养几个良医更重要,这才是中国最需要
。即使遇到战争,这件事也要做下去——不,更准确地说,正因为国难当头,才更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