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时常碰到这样情形,即面译,面盘算着不知他对这种铺开局面怎样收拾法。但是,使佩服是他笔头转,很快就结束掉;例如在第二章末尾,当伊莎贝儿告诉作者自己和拉里解约经过,以及作者给伊莎贝儿忠告之后,他只用两三行文字就结束他们精心策划汉普顿宫之游:雨仍旧下个不停,们认为不去看汉普顿宫那些华贵建筑,甚至伊丽莎白女王床,伊莎贝儿也可以活下去,所以就坐车子回到伦敦。
想如果有个金圣叹话,很可能在这段后面插进些双行批语:“随手收拾掉汉普顿宫,妙。盖汉普顿官之游不过是为找个场合让伊莎贝儿能向作者倾吐胸臆,现在目已达,再叙述作者领她游览汉普顿宫便是呆鸟矣。”
但是,本书最成功还是人物塑造;不但几个主要人物写得非常成功,连些次要人物,如布雷德利太太,矿工考斯第,甚至土伦警察局长,也都是有血有肉人。小说从九九年开始,直写到三十年代中期,人物性格当然不可能没有发展和变化。索菲?麦唐纳和作者在芝加哥初次见到腼腆少女判若两人,这不难做到;她自己身世便是解释。伊莎贝儿经过嫁格雷后纸醉金迷生活,继之以破产和二次来巴黎后依舅父艾略特居住,锻炼成她那样尤物,作者是煞费番苦心。艾略特?谈波登变化基本上不大,只是九二九年之后,排场变得阔绰,但是,直写到他临终前拿到爱德娜?诺维马里请帖,亲自写那封口信之后,作者方才完成这幅社会名流画像,真可以说是达到笔酣墨饱地步。只有拉里?达雷尔自始至终好象变化不大,永远是那样个闲云野鹤似人物,使人疑心是不是取材自真实生活。可是,九五九年,却被无意中发现拉里蓝本,原来是剑桥大学新近逝世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这位教授是奥地利人,在剑桥大学学工程学,偶然也研究点哲学,听过罗素和摩尔课,但颇能发挥自己独特见解。
第次大战开始,维特根斯坦担任军官并论为俘虏;战后隐居奥国,当小学教师和修道院园丁。他剑桥大学同学兰姆赛和布里斯威特在奥地利访求到他,力劝他重新把哲学抓起来,维特根斯坦于是跟当时维也纳学派石里克等人稍稍往还;九三○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研究员。后来摩尔退休,维特根斯坦却继摩尔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以个外国人在英国学术首府担当这个职务,可以说是殊荣,但维特根斯坦却引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