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北研院镭射所(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前身)实际筹建者。
在北平沦陷后,严济慈把北研院物理所迁到昆明,将郊外座破庙作为物理研究所办公地点。他在这座破庙里,对全体研究员说:“现在是战时,侵略者破坏们从事科学研究条件,每个爱国中国人都不能袖手旁观。鉴于战时大后方物资缺乏,并且急需军用通讯工具和医疗器械,决定,带领大家动手研制压电水晶振荡器、显微镜和各种光学仪器。”
抗战时,中国科研人员,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工作,甚至连最基本显微镜都是他们手工制作。
同样情况还发生在宜宾李庄(中央研究院地址),大群科学家和文化学者,饿着肚子、顶着轰炸搞学术研究。林徽因病得躺在床上大口咳血,依旧坚持编撰着《中国建筑史》。
不去讨论什政治黑暗,也不去管什派系斗争。这些可敬科学家和文化学者们,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脊梁,他们呕心沥血为中国崛起贡献巨大力量。
把你盼回来!”李书华负责到车站迎接。他现在是北平研究院副院长,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长,但事情太忙根本顾不过来。
“李先生。”严济慈恭敬问候道。
严济慈名气虽大,科研能力也强,但他毕竟太年轻,年龄甚至不到30岁,在李书华面前他属于后进学弟。
李书华笑道:“住处都给你安排好,把行李放下,咱们就去清华见爱因斯坦先生。”
“也好。”严济慈也想早点见见爱因斯坦。
就像严济慈在接受法国《里昂进步报》采访时说:“中国人民抗战是正义事业,不管战争要持续多久,情况有多险恶,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人民。将和四万万同胞共赴国难。虽介书生,不能到前方出力,但要和千千万万中国读书人起,为神圣抗战奉献绵薄之力。”
两人坐着黄包车,先去趟北平研究院宿舍,接着直奔清华园而去。
周赫煊、李石曾、爱因斯坦、柯布西耶等人,正在清华园花园里,与清华教授们起赏花论道。
严济慈到场,李石曾立即高兴笑道:“济慈,你终于来,后天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张!”
周赫煊连忙起身握手,严济慈虽然比他年龄还小,但这位大师必须给予尊重啊。
严济慈是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